序铁舞文学可以让人猜想 (1/2)
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托特瑙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读托特瑙山
我在读托特瑙山之前,我先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以我个人之见,在耶里内克所有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中,托特瑙山是最难译的,沈锡良先生兢兢业业,查阅了很多哲学资料,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段话出自耶里内克作品版权代理人、着名翻译家蔡鸿君先生的耶利内克走进中国一文,这篇文章附录在沈先生的译着后面。
既是一篇最难译的,肯定也是最难读的。事实正是这样。不过我的比较不是从读耶利内克的作品得来的,因为我没有读过耶里内克的全部作品,无从比较;我是比较我所读过的一些外国作品的来的。幸好有沈先生的一篇译序海德格尔、阿伦特的爱情故事以及耶里内克的个人际遇,可以帮助我们解读。
这是一个剧本,在我们国内,如果有人写了这样的一个剧本,交给一个导演,肯定遭拒绝;不是文学性太强的问题,而是根本不符剧本写作要求,只可看作大学生实验剧团的产物;这种遭遇肯定有的。但因为这是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也肯定会有导演尝试导这出戏,哪怕导得不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讲究规则的,也有些事却是不讲规则的:有序藏于无序;包括我们的思维。一个剧本再怎幺样,总表现为有序的,如托特瑙山我们再怎幺看不懂,他还是一段一段写下来的,我们也是一段一段读下来的。80年代我读前苏联作家尤-特里丰诺夫的长篇小说老人时说其写作特色是“不规则”获得译者张草纫先生的认可。托特瑙山的特色也是“不规则”我们很少有这种不规则的作品。这样的写作权利全让外国人包了。我们国人的思维确实是“规则”惯了。我是认可这一种不规则的作品的,是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我们生活在规则的社会里,我们被许许多多规则包围着,乃至我们自由的思想总是被左右上下地牵缠着。我们看到的先锋作品之所以看不懂,就是因为不可表达又要表达的结果;伪先锋除外。
我想我们何以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又何以不能写这样的作品?我在读耶里内克托特瑙山时就在想这样两个问题。这是我的阅读姿态。译者向我们指出,女作家在这四幕剧中,阐明了哪些在对故乡的无稽之谈中所显露出来的重要性。一位老年男人,穿着一件感觉很乡气的滑雪服,被绑在一只框架上,一张长着小胡子的脸证明他就是海德格尔。一位中年女子,穿着都市样式的旅行服,正准备起程,她就是他的对手汉娜-阿伦特。在剧中的这两位主角中,本地性和流亡性,自身和外来的,这两种基本立场示范性地针锋相对。“故乡”被表现为一种紧张状态,剧中出现的人物,猎人和客人、男招待和旅游文体活动组织者、农民和死去的登山爱好者、“戴羚羊毛帽子的男子”和优秀运动员,他们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中。这是一种我群世界和他群世界、天然威力和天然统治、“思”和体育,甚至归根结底也是疾病和健康的紧张关系。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一紧张状态变成了战场,在这一战场中,惟有通过对外来物采取暴力行动方能保住我群世界。——根据译者这样的解释,在我们国内肯定归于先锋实验剧了;而耶里内克本人也认为,允许也应该以完全业余的方式摄制。在我们这儿业余的常常是先锋的。只不过我们的实验剧从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是不是这样?)读耶里内克的作品犹如进入一个猜想世界。我们的作家何以不能去写这样的剧本?关键还在于作家本人有没有那样的“愤怒和激情”也许“国情”不允许吧?“国情”在我们这儿也真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字眼,什幺东西都可以推到“国情”身上的,好象这样一来作家什幺责任都没有了。其实有没有这样的作家,关键还是取决于作家个人。读外国作品太有这种感觉了,有些话国人可以说,为什幺偏要让外国人去说?我的意思是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作品。耶里内克提倡的“完全业余”我们这儿的作家可能不会奉行的,他们希望是职业的;业余在我们这儿被人瞧不起。但情况往往是这样,业余的比职业的更专业。为什幺呢?就因为职业的(我把我们习惯称谓“专业”说成“职业”我觉得更符合实际情况)人们习惯把自己搁在一个“框格”里。这个“框格”我是借用了。——一种强迫性的聚集的原意,在这儿是自觉的定位。所以,职业常常是保守,业余常常是先锋。
读托特瑙山会产生许多有趣的猜想。我读剧本的时候,假想我是导演,或者我是一个演员,如何来处理那长长的台词。“此刻您坐在那儿,几乎被安顿在框格里。”“那个女人”对着“老年男人”说,这个“您”一定要让观众听清楚;我如果是观众,我会体会到我和那个“老年男人”一样“几乎被安顿在框格里”——我们的生活几乎都已格式化了——有多少框格我们讲都讲不清楚。“大学生们正在挨一个失业的制革工人帮工的鞭子,他用浮石剪坏了他们的白色运动内衣,然后将他们暴打一顿。到处都是美丽的血啊!”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读着这样的句子时,他是否应该知道他的每一个字都似乎在颠覆什幺。“到处都是美丽的血啊!”要是我此刻在剧场里的话,我一定会想到正在法国巴黎发生的由两个孩子的意外死亡而引起的一场震惊世界的群体骚乱事件——这不是剧本本身的;这种可能引起的联想,同时又激起我们更深入的猜想:作者何以那样写?是不是对奥地利乃至欧洲新的政治格局的回答?“到处都是美丽的血啊!”其辐射的意义非常深广。我是宁可把这个剧本当作舞台剧来读的,而不把它当做一个电影剧本的。(译者在译序里说这一剧本,是为舞台写的散文,同时又是随笔;而剧本本身的提示是:影片允许也应该以完全业余的方式摄制。)一连串的猜想过程,非常有意思——耶利内克常常拒绝别人的提问,反而对别人说,可以加进你的东西。像诗一样,既供人想象,又让人参与和创造。大师的作品就是这样的,总是有点晦涩难懂。看不懂并不是我们才有,德语国家的人也有看不懂的。连作者自己也很遗憾。何况作者设置的人物是两个有思想的顶级人物,他们考虑的是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和思,如此抽象的概念,如此理性的人物,要感性地还原于舞台,让受众者感知,是一个大难题,就好象我们把孔子和老子一起搬上舞台一样,假想他们今天的焦虑——我们有多少人跟得上呢?我想看问题本来可以有许多角度,你一定要作者确定一个角度,那肯定不行。2005年4月在世界范围内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中的一封神秘邮件中附有10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影子,在印象中影子似乎只有一种黑色,世界上会有彩色的影子吗?如果有,它会是什幺颜色呢?你是不是可以依照你的样子为自己设计出一个彩色的影子呢?”目的是要让人们... -->>
——我读托特瑙山
我在读托特瑙山之前,我先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以我个人之见,在耶里内克所有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中,托特瑙山是最难译的,沈锡良先生兢兢业业,查阅了很多哲学资料,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段话出自耶里内克作品版权代理人、着名翻译家蔡鸿君先生的耶利内克走进中国一文,这篇文章附录在沈先生的译着后面。
既是一篇最难译的,肯定也是最难读的。事实正是这样。不过我的比较不是从读耶利内克的作品得来的,因为我没有读过耶里内克的全部作品,无从比较;我是比较我所读过的一些外国作品的来的。幸好有沈先生的一篇译序海德格尔、阿伦特的爱情故事以及耶里内克的个人际遇,可以帮助我们解读。
这是一个剧本,在我们国内,如果有人写了这样的一个剧本,交给一个导演,肯定遭拒绝;不是文学性太强的问题,而是根本不符剧本写作要求,只可看作大学生实验剧团的产物;这种遭遇肯定有的。但因为这是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也肯定会有导演尝试导这出戏,哪怕导得不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讲究规则的,也有些事却是不讲规则的:有序藏于无序;包括我们的思维。一个剧本再怎幺样,总表现为有序的,如托特瑙山我们再怎幺看不懂,他还是一段一段写下来的,我们也是一段一段读下来的。80年代我读前苏联作家尤-特里丰诺夫的长篇小说老人时说其写作特色是“不规则”获得译者张草纫先生的认可。托特瑙山的特色也是“不规则”我们很少有这种不规则的作品。这样的写作权利全让外国人包了。我们国人的思维确实是“规则”惯了。我是认可这一种不规则的作品的,是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我们生活在规则的社会里,我们被许许多多规则包围着,乃至我们自由的思想总是被左右上下地牵缠着。我们看到的先锋作品之所以看不懂,就是因为不可表达又要表达的结果;伪先锋除外。
我想我们何以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又何以不能写这样的作品?我在读耶里内克托特瑙山时就在想这样两个问题。这是我的阅读姿态。译者向我们指出,女作家在这四幕剧中,阐明了哪些在对故乡的无稽之谈中所显露出来的重要性。一位老年男人,穿着一件感觉很乡气的滑雪服,被绑在一只框架上,一张长着小胡子的脸证明他就是海德格尔。一位中年女子,穿着都市样式的旅行服,正准备起程,她就是他的对手汉娜-阿伦特。在剧中的这两位主角中,本地性和流亡性,自身和外来的,这两种基本立场示范性地针锋相对。“故乡”被表现为一种紧张状态,剧中出现的人物,猎人和客人、男招待和旅游文体活动组织者、农民和死去的登山爱好者、“戴羚羊毛帽子的男子”和优秀运动员,他们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中。这是一种我群世界和他群世界、天然威力和天然统治、“思”和体育,甚至归根结底也是疾病和健康的紧张关系。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一紧张状态变成了战场,在这一战场中,惟有通过对外来物采取暴力行动方能保住我群世界。——根据译者这样的解释,在我们国内肯定归于先锋实验剧了;而耶里内克本人也认为,允许也应该以完全业余的方式摄制。在我们这儿业余的常常是先锋的。只不过我们的实验剧从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是不是这样?)读耶里内克的作品犹如进入一个猜想世界。我们的作家何以不能去写这样的剧本?关键还在于作家本人有没有那样的“愤怒和激情”也许“国情”不允许吧?“国情”在我们这儿也真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字眼,什幺东西都可以推到“国情”身上的,好象这样一来作家什幺责任都没有了。其实有没有这样的作家,关键还是取决于作家个人。读外国作品太有这种感觉了,有些话国人可以说,为什幺偏要让外国人去说?我的意思是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作品。耶里内克提倡的“完全业余”我们这儿的作家可能不会奉行的,他们希望是职业的;业余在我们这儿被人瞧不起。但情况往往是这样,业余的比职业的更专业。为什幺呢?就因为职业的(我把我们习惯称谓“专业”说成“职业”我觉得更符合实际情况)人们习惯把自己搁在一个“框格”里。这个“框格”我是借用了。——一种强迫性的聚集的原意,在这儿是自觉的定位。所以,职业常常是保守,业余常常是先锋。
读托特瑙山会产生许多有趣的猜想。我读剧本的时候,假想我是导演,或者我是一个演员,如何来处理那长长的台词。“此刻您坐在那儿,几乎被安顿在框格里。”“那个女人”对着“老年男人”说,这个“您”一定要让观众听清楚;我如果是观众,我会体会到我和那个“老年男人”一样“几乎被安顿在框格里”——我们的生活几乎都已格式化了——有多少框格我们讲都讲不清楚。“大学生们正在挨一个失业的制革工人帮工的鞭子,他用浮石剪坏了他们的白色运动内衣,然后将他们暴打一顿。到处都是美丽的血啊!”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读着这样的句子时,他是否应该知道他的每一个字都似乎在颠覆什幺。“到处都是美丽的血啊!”要是我此刻在剧场里的话,我一定会想到正在法国巴黎发生的由两个孩子的意外死亡而引起的一场震惊世界的群体骚乱事件——这不是剧本本身的;这种可能引起的联想,同时又激起我们更深入的猜想:作者何以那样写?是不是对奥地利乃至欧洲新的政治格局的回答?“到处都是美丽的血啊!”其辐射的意义非常深广。我是宁可把这个剧本当作舞台剧来读的,而不把它当做一个电影剧本的。(译者在译序里说这一剧本,是为舞台写的散文,同时又是随笔;而剧本本身的提示是:影片允许也应该以完全业余的方式摄制。)一连串的猜想过程,非常有意思——耶利内克常常拒绝别人的提问,反而对别人说,可以加进你的东西。像诗一样,既供人想象,又让人参与和创造。大师的作品就是这样的,总是有点晦涩难懂。看不懂并不是我们才有,德语国家的人也有看不懂的。连作者自己也很遗憾。何况作者设置的人物是两个有思想的顶级人物,他们考虑的是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和思,如此抽象的概念,如此理性的人物,要感性地还原于舞台,让受众者感知,是一个大难题,就好象我们把孔子和老子一起搬上舞台一样,假想他们今天的焦虑——我们有多少人跟得上呢?我想看问题本来可以有许多角度,你一定要作者确定一个角度,那肯定不行。2005年4月在世界范围内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中的一封神秘邮件中附有10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影子,在印象中影子似乎只有一种黑色,世界上会有彩色的影子吗?如果有,它会是什幺颜色呢?你是不是可以依照你的样子为自己设计出一个彩色的影子呢?”目的是要让人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