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康家小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静的和谐的生活开始了。院子里的榆树枝上,绣织着一串串翡翠般的榆钱,一只花喜鹊在枝间叫着。五贤坐在东院根西斜的阳光里,纳着鞋底。后门关着,前门闭着,公公和丈夫,一人一把石夯,天不明就到什么村里打土坯去了,晚上才回来。她一个人在小院里,静得只能听见麻绳拉过布鞋鞋底的“咝咝”声。有点寂寞,她想和人说说闲话;不好,过门没几天的新媳妇,走东家串西家,那是会引起非议的。她就坐着,纳着,翻来覆去想着到这个新的家庭里的变化。感觉顶明显的,是阿公比亲生父亲的脾气好。父亲吴三,一见她有不顺眼的地方,就骂。阿公可是随和极了。他从来不要求儿媳妇对自己的照顾和服侍,打土坯晚上回来,锅里端出什么就吃什么。平时在家,她请示阿公该做啥饭?宽面还是细面?干的还是汤的?阿公总是笑笑,说:“甭问了,你们爱吃啥做啥。”她在这个庄稼院里,似乎比在亲生娘老子跟前,更畅快些。人说新媳妇难熬,给勤娃做媳妇,畅快哩!
勤娃也好。勤快,诚实,俭省,真正地道的好庄稼人。她相信在结婚前,母亲给她打听来的关于勤娃的人品,没有哄她。他早晨出门去,晚间回来,有时到十几里以外的村里去打土坯,仍然要赶回来。他在她的耳边说悄悄话:“要是屋里没有你,我才不想跑这冤枉路哩!”
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很不寻常。
勤娃打土坯回来,照例,把当日挣的钱交给老人。老人接住钱,放在桌上,叫勤娃把媳妇唤来。玉贤跟着勤娃,来到阿公的住屋。
阿公坐在炕上,看一眼勤娃,又看一眼玉贤,磕掉烟灰,说:
“从今往后,勤娃挣下钱,甭给我交了,交给贤娃。”
老人不习惯叫玉贤,叫贤娃,倒像是叫自己的女儿一样的口吻。玉贤心里忽然感动了,连忙说:“爸,那不行!你老是一家之主”
“一家人不说生分话。”老人诚恳地解释“我五十多岁了,啥也不图,只图得和和气气,吃一碗热饭,这日月,是你们的日月,好了坏了,穷了富了,都是你们的。日子怎么过,家事怎样安排,你们要思量哩!勤娃前日说,想盖三间瓦房,好,就该有这个派势!三间房难也不难。爸一辈子打土坯挣下的钱,盖十间瓦房也用不完,临到而今还是这两间烂厦房。怎哩?挣得多,国军收税要款要得多。现时好了,咱爷儿俩闲时打土坯,不过三年,撑起三间瓦房!”
“爸,还是把钱搁到你跟前”勤娃说。
“你俩都是明白娃嘛!爸要钱做啥?还不是给你攒着,干脆放你们箱子里,省得我操心。”老人把亡妻留下的那只梳妆匣儿,一家人的金库,一下子塞到勤娃怀里,作为权力的象征,毫不迟疑地移交给儿子了“小子,日月过不好,甭怪你爸噢!”
勤娃流泪了,说:“爸,你迟早要用钱,你说话,上会,赶集”
“嗨!你还不知道吗?”老人爽快地笑着“爸一辈子只会打土坯,挣汗水钱,不会花钱。”
现在,那只装着爷儿俩打土坯挣来的钱的梳妆匣儿,锁在箱子里的角落里。玉贤觉得,这个家,真是自己的家了。她在娘家时,村里的媳妇们,要用一块钱,先得给女婿说,再得给阿公阿婆说,一家人常常为花钱闹仗。她刚过门两月,老阿公一下子把财权交给她手上了,是老人过于老好呢?还是
她看看太阳已经上了东墙墙头,小院里有点冷了,也该当去做晚饭了,勤娃和阿公晚间回来,都想喝一碗玉米糁糁暖胃肠的。
街门“吱”地一响,妇女主任金嫂探进头来。
“玉贤,政府号召妇女认字学习哩。乡上派先生来扫除文盲,办冬学,你上不上?”
玉贤早就听人说要办冬学扫除文盲的传言,今天证实了。她觉得新鲜,人要是能认识字,该多有意思哟。心里虽然这样想,嘴里却说:“这事我得问一下俺爸。”
“你爸不挡将,勤娃也不挡。”金嫂说话办事都是干脆利落“人民政府的号召,哪个封建脑瓜敢拉后腿?”
“挡不挡也得给老人说一下。”玉贤矜持而又自谦地说“咱不能把老人不当人敬。”
“好媳妇,真个好媳妇。”金嫂笑说“我先给你报上名,谁要是拉后腿,你寻我!”
金嫂像旋风一样卷出门去了。
“好事嘛!认字念书,好事喀!”康田生老汉吃着儿媳双手递上前来的玉米糁糁,对站在桌边提出识字要求的玉贤说“我不识字,勤娃小时也没念成书,有一个人会认字了,谁哄咱也哄不过了。”
阿公虽然不识字,并不像村里特别顽固的那些老汉们封建。玉贤并不立刻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故意装出对上冬学的冷漠,免得老人说她不安分在小庄稼院过生活了,心野了:“要上让他去上。我一个女人家,认不认得字,没关系”
“啥话!新社会,把妇女往高看哩!”老公公大声说“我和勤娃忙得不沾家,想学也学不成。”>
平静的和谐的生活开始了。院子里的榆树枝上,绣织着一串串翡翠般的榆钱,一只花喜鹊在枝间叫着。五贤坐在东院根西斜的阳光里,纳着鞋底。后门关着,前门闭着,公公和丈夫,一人一把石夯,天不明就到什么村里打土坯去了,晚上才回来。她一个人在小院里,静得只能听见麻绳拉过布鞋鞋底的“咝咝”声。有点寂寞,她想和人说说闲话;不好,过门没几天的新媳妇,走东家串西家,那是会引起非议的。她就坐着,纳着,翻来覆去想着到这个新的家庭里的变化。感觉顶明显的,是阿公比亲生父亲的脾气好。父亲吴三,一见她有不顺眼的地方,就骂。阿公可是随和极了。他从来不要求儿媳妇对自己的照顾和服侍,打土坯晚上回来,锅里端出什么就吃什么。平时在家,她请示阿公该做啥饭?宽面还是细面?干的还是汤的?阿公总是笑笑,说:“甭问了,你们爱吃啥做啥。”她在这个庄稼院里,似乎比在亲生娘老子跟前,更畅快些。人说新媳妇难熬,给勤娃做媳妇,畅快哩!
勤娃也好。勤快,诚实,俭省,真正地道的好庄稼人。她相信在结婚前,母亲给她打听来的关于勤娃的人品,没有哄她。他早晨出门去,晚间回来,有时到十几里以外的村里去打土坯,仍然要赶回来。他在她的耳边说悄悄话:“要是屋里没有你,我才不想跑这冤枉路哩!”
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很不寻常。
勤娃打土坯回来,照例,把当日挣的钱交给老人。老人接住钱,放在桌上,叫勤娃把媳妇唤来。玉贤跟着勤娃,来到阿公的住屋。
阿公坐在炕上,看一眼勤娃,又看一眼玉贤,磕掉烟灰,说:
“从今往后,勤娃挣下钱,甭给我交了,交给贤娃。”
老人不习惯叫玉贤,叫贤娃,倒像是叫自己的女儿一样的口吻。玉贤心里忽然感动了,连忙说:“爸,那不行!你老是一家之主”
“一家人不说生分话。”老人诚恳地解释“我五十多岁了,啥也不图,只图得和和气气,吃一碗热饭,这日月,是你们的日月,好了坏了,穷了富了,都是你们的。日子怎么过,家事怎样安排,你们要思量哩!勤娃前日说,想盖三间瓦房,好,就该有这个派势!三间房难也不难。爸一辈子打土坯挣下的钱,盖十间瓦房也用不完,临到而今还是这两间烂厦房。怎哩?挣得多,国军收税要款要得多。现时好了,咱爷儿俩闲时打土坯,不过三年,撑起三间瓦房!”
“爸,还是把钱搁到你跟前”勤娃说。
“你俩都是明白娃嘛!爸要钱做啥?还不是给你攒着,干脆放你们箱子里,省得我操心。”老人把亡妻留下的那只梳妆匣儿,一家人的金库,一下子塞到勤娃怀里,作为权力的象征,毫不迟疑地移交给儿子了“小子,日月过不好,甭怪你爸噢!”
勤娃流泪了,说:“爸,你迟早要用钱,你说话,上会,赶集”
“嗨!你还不知道吗?”老人爽快地笑着“爸一辈子只会打土坯,挣汗水钱,不会花钱。”
现在,那只装着爷儿俩打土坯挣来的钱的梳妆匣儿,锁在箱子里的角落里。玉贤觉得,这个家,真是自己的家了。她在娘家时,村里的媳妇们,要用一块钱,先得给女婿说,再得给阿公阿婆说,一家人常常为花钱闹仗。她刚过门两月,老阿公一下子把财权交给她手上了,是老人过于老好呢?还是
她看看太阳已经上了东墙墙头,小院里有点冷了,也该当去做晚饭了,勤娃和阿公晚间回来,都想喝一碗玉米糁糁暖胃肠的。
街门“吱”地一响,妇女主任金嫂探进头来。
“玉贤,政府号召妇女认字学习哩。乡上派先生来扫除文盲,办冬学,你上不上?”
玉贤早就听人说要办冬学扫除文盲的传言,今天证实了。她觉得新鲜,人要是能认识字,该多有意思哟。心里虽然这样想,嘴里却说:“这事我得问一下俺爸。”
“你爸不挡将,勤娃也不挡。”金嫂说话办事都是干脆利落“人民政府的号召,哪个封建脑瓜敢拉后腿?”
“挡不挡也得给老人说一下。”玉贤矜持而又自谦地说“咱不能把老人不当人敬。”
“好媳妇,真个好媳妇。”金嫂笑说“我先给你报上名,谁要是拉后腿,你寻我!”
金嫂像旋风一样卷出门去了。
“好事嘛!认字念书,好事喀!”康田生老汉吃着儿媳双手递上前来的玉米糁糁,对站在桌边提出识字要求的玉贤说“我不识字,勤娃小时也没念成书,有一个人会认字了,谁哄咱也哄不过了。”
阿公虽然不识字,并不像村里特别顽固的那些老汉们封建。玉贤并不立刻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故意装出对上冬学的冷漠,免得老人说她不安分在小庄稼院过生活了,心野了:“要上让他去上。我一个女人家,认不认得字,没关系”
“啥话!新社会,把妇女往高看哩!”老公公大声说“我和勤娃忙得不沾家,想学也学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