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大宋有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说起航海这件事儿,王浩是最郁闷的。四年前他巴巴的把三个家族里的孩子送到了湟州跟着驸马学习航海术,结果最大的孩子已经快十七了,却打死也不回家,非要跟着驸马继续深造。
到底啥叫深造王浩也不明白,反正这个孩子算肉包子打狗了。好在洪涛答应剩下两个孩子成年之后绑也得给绑回去,这才算没亏太多。但是王家想独占南洋航线的计划又得拖几年,这两个孩子刚十三岁不到。
其实剩下的两个孩子也不想回去,他们在第三批儿童团里过的挺好,导航术倒是学会了,但越学就越觉得自己像傻子,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此时他们就像是深山沟的孩子突然到了北上广,想看的、想学的、想干的事情数不过来,能愿意回到山沟里去种地吗?
但洪涛不打算因为这件事儿被王浩非议,成年的孩子已经入了促进社,不回去可以,但另外这两个必须还给王家。
当然了,他们也会带着任务回去,比如替王十当情报来源、替老师测绘当地地图啥的。人虽然还是王家人,可这个心嘛,到底姓哪个王就很难讲喽。
眼看元丰九年的夏天随着上涨的河水突然来临,大名府城内也热闹了起来,一队一队的禁军把城西的驿馆围的水泄不通,几十个府衙的小吏不停进进出出,又是抬家具又是修剪树杈,像是要有贵客光临。
确实有客,贵不贵得两说着。据替府衙雇佣男仆女使的牙人讲,来的是辽国使团,规格还挺高,里面有个啥王爷。
辽国使团并不新鲜,只要是北朝的使团想去开封必将要途径大名府,也必须住一两天歇歇脚。但这次明显和以前不同,馆驿如此大动干戈,肯定不只是为了让辽国人住一两天。
要说老百姓有时候也挺聪明的,他们猜对了,这次的辽国使团不仅要在大名府住,还要常住。使团里的人不都去开封,只有真正的使节才会继续南下,大部分人包括一位亲王都留在大名府等候。
这是明显不符合外交规矩的,北宋朝廷也不想让辽国使团在自己的军事重镇多做停留。但辽国使团说他们这位王爷惧水,无法坐船渡过黄河,要是非逼着上船的话,一旦出现问题就得由北宋朝廷负责。
其实是个有脑子的人就能听出这番说辞完全是扯淡,就算这位王爷真的晕船,干嘛非要让他跟着来呢?换个人不就完了。
可是在宋辽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自打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就处于被动防御状态,非常不愿意挑起两国之间的争执,主要是怕辽国找借口再南侵。
就算有开国侯王诜这样的百胜将军守着开封的南大门,北宋君臣也不想给辽国口实,毕竟一打起来次次是自己吃亏,哪怕赢了也是惨胜。
明摆着辽国使团就是来大名府探听虚实的,如何既让他们挑不出毛病又得不到想要的情报呢?皇帝和大臣们没辙,干脆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开国侯。
你不是有本事嘛,正好,别没事儿折腾自己人玩了,拿出来去对付辽国使团吧,这才是真本事。
洪涛觉得吧,不管是不是敌人,人家王爷都来了,必须给予合理的待遇。倒不是怕辽国找茬儿,而是基本的外交礼节。
辽国有使团派往北宋,北宋也会往辽国派使团,如果你慢待人家,人家回头照样拿北宋使团撒气,最终难受的还是自己人。
其实朝廷把接待使团的事儿扔给大名府,洪涛真不发愁。打仗、航海、工业、金融都是副业,主业是挖坑害人。外交这个活儿就在他的业务范畴之内,要不说神宗皇帝有知人善用的本领呢,算他又找对人了。
sp;说起航海这件事儿,王浩是最郁闷的。四年前他巴巴的把三个家族里的孩子送到了湟州跟着驸马学习航海术,结果最大的孩子已经快十七了,却打死也不回家,非要跟着驸马继续深造。
到底啥叫深造王浩也不明白,反正这个孩子算肉包子打狗了。好在洪涛答应剩下两个孩子成年之后绑也得给绑回去,这才算没亏太多。但是王家想独占南洋航线的计划又得拖几年,这两个孩子刚十三岁不到。
其实剩下的两个孩子也不想回去,他们在第三批儿童团里过的挺好,导航术倒是学会了,但越学就越觉得自己像傻子,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此时他们就像是深山沟的孩子突然到了北上广,想看的、想学的、想干的事情数不过来,能愿意回到山沟里去种地吗?
但洪涛不打算因为这件事儿被王浩非议,成年的孩子已经入了促进社,不回去可以,但另外这两个必须还给王家。
当然了,他们也会带着任务回去,比如替王十当情报来源、替老师测绘当地地图啥的。人虽然还是王家人,可这个心嘛,到底姓哪个王就很难讲喽。
眼看元丰九年的夏天随着上涨的河水突然来临,大名府城内也热闹了起来,一队一队的禁军把城西的驿馆围的水泄不通,几十个府衙的小吏不停进进出出,又是抬家具又是修剪树杈,像是要有贵客光临。
确实有客,贵不贵得两说着。据替府衙雇佣男仆女使的牙人讲,来的是辽国使团,规格还挺高,里面有个啥王爷。
辽国使团并不新鲜,只要是北朝的使团想去开封必将要途径大名府,也必须住一两天歇歇脚。但这次明显和以前不同,馆驿如此大动干戈,肯定不只是为了让辽国人住一两天。
要说老百姓有时候也挺聪明的,他们猜对了,这次的辽国使团不仅要在大名府住,还要常住。使团里的人不都去开封,只有真正的使节才会继续南下,大部分人包括一位亲王都留在大名府等候。
这是明显不符合外交规矩的,北宋朝廷也不想让辽国使团在自己的军事重镇多做停留。但辽国使团说他们这位王爷惧水,无法坐船渡过黄河,要是非逼着上船的话,一旦出现问题就得由北宋朝廷负责。
其实是个有脑子的人就能听出这番说辞完全是扯淡,就算这位王爷真的晕船,干嘛非要让他跟着来呢?换个人不就完了。
可是在宋辽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自打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就处于被动防御状态,非常不愿意挑起两国之间的争执,主要是怕辽国找借口再南侵。
就算有开国侯王诜这样的百胜将军守着开封的南大门,北宋君臣也不想给辽国口实,毕竟一打起来次次是自己吃亏,哪怕赢了也是惨胜。
明摆着辽国使团就是来大名府探听虚实的,如何既让他们挑不出毛病又得不到想要的情报呢?皇帝和大臣们没辙,干脆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开国侯。
你不是有本事嘛,正好,别没事儿折腾自己人玩了,拿出来去对付辽国使团吧,这才是真本事。
洪涛觉得吧,不管是不是敌人,人家王爷都来了,必须给予合理的待遇。倒不是怕辽国找茬儿,而是基本的外交礼节。
辽国有使团派往北宋,北宋也会往辽国派使团,如果你慢待人家,人家回头照样拿北宋使团撒气,最终难受的还是自己人。
其实朝廷把接待使团的事儿扔给大名府,洪涛真不发愁。打仗、航海、工业、金融都是副业,主业是挖坑害人。外交这个活儿就在他的业务范畴之内,要不说神宗皇帝有知人善用的本领呢,算他又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