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歌鹿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行在。南京有六部,北京是行在六部。但因宣德帝登基以来一直在北京,内阁在北京,所以政务处理都以行在六部为主。现在朱瞻基要去南京,朝臣们大部分是自南京过来的南方人,都纷纷要求伴驾回南,甚至有不少人建议干脆迁都回南京,一起回去,算是完成仁宗的心愿。朱瞻基却等不及,吩咐文武百官照旧在北京好好干活,只带了内阁几人随行。朝臣议论纷纷,但既然天子已经去了南京,迁都又是仁宗遗命,料想也是早晚的事,众人便耐心等待。
后宫这里却有些犯难。南京皇宫无人已久,皇帝皇后这下过去,后宫谁人来管?皇太后自然走不开,也不合适为了儿媳妇追随在侧,胡皇后已经是静慈师太,另外几个妃嫔秀女或稚嫩或愚笨或既稚嫩又愚笨,去了只有更操心的份儿。
朱瞻基的意思,有海寿统领\金英协助,也就够了。张太后却担心,宫中再没有人,妃嫔宫女总免不了,海寿一来年纪大了,二来终究只是太监不是主子;后宫日常杂事可不少,皇后养病,难道还要天天报到她那里烦她?总不能让皇帝处理后宫事。朱瞻基听到这里,也觉得有些为难。
二人正商议着,窗外忽然一个声音道:“母后!陛下!臣妾愿去南京,侍奉皇后娘娘,替娘娘分忧。”一人盈盈拜倒,却是孙贵妃孙巧。
朱瞻基哼了一声,不答言。瑈璇吃过两次孙巧大亏,连自己至今都心有余悸。这个女人任性大胆,脾气爆烈,谁知道到时会怎么样?
孙巧接着说道:“臣妾对南京宫中极为熟悉,宫中太监内官宫女侍卫的脾气秉性也都大概清楚。臣妾不敢近皇后娘娘身前,只帮着处理宫中日常杂事,确保下人不惹乱子、不给陛下和娘娘添堵。”
张太后听了,颇为心动。皇帝哪里知道后宫之事,几千个人、有几个省心的?日日看牢着,还常有故事。斗气拌嘴打架闹事,偷摸拐带躲懒装病,哪天没有几出?没人管,肯定是不行。孙巧自幼便在宫中,如今身份又是贵妃,真是最合适人选。
孙巧瞥一眼太后神色,知道太后赞同,便仰望着皇帝,缓缓说道:“陛下!臣妾对不住皇后娘娘,心中一直愧疚。臣妾只想着如何能赎罪弥补,再不敢多生事端。求陛下信臣妾这一回,臣妾若再犯错,不用陛下惩罚,臣妾自己了断就是!”
说着抬手猛地一咬,右手中指滴滴血落,在左手的棉帕上写下“负荆请罪”四个大字,雪白的帕上,字迹殷红。
张太后大惊,不禁心疼万分,看看皇帝面色,忍着不动,觑见孙巧手指上还在冒血,脸上忍不住满是关切之色。。
朱瞻基接过棉帕,沉吟不语。孙巧虽然脾气不好任性自大,但自幼蒙太后教导、倒不是歹毒之人,心地简单,识大体懂宫规。何况自己陪在瑈璇身边,料她不敢怎么样,最多到时自己多加小心、不离开瑈璇半步就是。半晌皇帝说道:“好!朕就信你一回。南京宫中有半点差错,唯你是问!”
“谢陛下!”孙巧叩头谢恩。张太后连忙招招手,将她揽在怀中,亲自包扎还在渗着血珠的中指。朱瞻基见了,叹一口气,心中暗暗摇头。
宣德二年六月二十四,宣德皇帝携皇后前往南京,五位内阁大臣、华太医随驾同行。孙贵妃与海寿要赶着先打理出南京皇宫,简仪先行。夏原吉留在北京,总理北京行在六部一切政务。
瑈璇躺在凤辇车中,窗外的风景只能望见路边掠过的树木、一角天空。鼻子总还是出血,华不为常要扎针,干脆骑着马随侍车旁。朱瞻基则坐在瑈璇身旁,常常将她半靠在自己身上,絮絮说话。瑈璇精神不济时,便拥紧让她安睡或是闭目养神。
白脚鹰时而在高空翱翔,时而在窗外盘旋,扑棱棱扇动着翅膀,歪脑袋留神望着主人。长乐最忙,队前跑到队后,“吱吱吱吱”不停,众人都嫌他呱噪,尤其五位阁老意见最大。瑈璇认真地找长乐“谈”了一次,才算好些,不似以前那么叫个不停了。
车队走得甚是缓慢,行了八天,才进了山东境。朱瞻基想起汉王朱高煦,心中感慨。逍遥城中汉王已经关押了快一年,这次临行虽然匆匆忙忙,仍然抽空去看视了一趟。汉王身体精神倒都还不错。
瑈璇看见朱瞻基神色,轻声道:“想起你二叔了?”朱瞻基点点头:“是。其实二叔也很可怜。他梦想皇位几十年,靖难时皇祖父也确实许诺过他;在乐安这些年,心中一直抑郁不乐。”
瑈璇摇摇头:“太子没立之前,汉王有些想法无可厚非。但永乐二年皇太子已立、永乐九年皇太孙亦立,作为大明宗室,就不该再无事生非。谤忠良、伤手足、发内乱、起兵祸……这种种恶行,都只为一己非分之想。哥哥你如今是天子,仁厚无妨,是非可不能不分。”
瑈璇侃侃而谈的时候,就仿佛还是当日的陈翰林。
朱瞻基叹一口气:“他总是我二叔。我在逍遥城中看到他的萧索模样,总忍不住心中难过。皇祖父和父皇泉下有知,定然也伤心。”
瑈璇握住他的大手,安慰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宗当日将汉王分封乐安,本是希望他就此断了妄想,安分守己做个太平王爷。汉王今日下场全是咎由自取,哥哥你别自责了。”顿了顿道:“你实在不忍心,待再回北京时,放了就是。”
朱瞻基不由得一喜:“你也赞成我放二叔?”
瑈璇含笑不语。赞成是谈不上,但朱瞻基本是性情中人,关押自己的亲叔叔,必定心中不安。汉王如今已经不可能对皇位再有什么威胁,让他从此做个闲散王爷,成全朱瞻基的善意,也对太宗和仁宗有个交待。
果然朱瞻基搓着手,有些兴奋:“待我们再回去,也就一年半载吧?二叔身体甚好,还有几十年好日子呐。”想了想又道:“他那些家眷家属,也得赦回才好。安置在哪里好呢?瞻坦当不了汉王世子,最好封个闲职,也能做个家中的顶梁柱。”
瑈璇听到“汉王世子”几个字,心中一阵难过,假意打个哈欠疲倦地闭上眼,眼中却有水雾不听话地浮上。
朱瞻基正唠叨盘算着汉王一家,忽然见瑈璇双眼紧闭鼻中又冒血,连忙高声道:“停车!华卿!”
望着华不为小心施针,朱瞻基心中焦虑。十几年、二人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多少生死难关!这一次、不知道过得去吗?瑈璇,她是知道自己不好吗?为什么偷偷地哭?
沈监正说:天府星暗弱,皇后有难!
行在。南京有六部,北京是行在六部。但因宣德帝登基以来一直在北京,内阁在北京,所以政务处理都以行在六部为主。现在朱瞻基要去南京,朝臣们大部分是自南京过来的南方人,都纷纷要求伴驾回南,甚至有不少人建议干脆迁都回南京,一起回去,算是完成仁宗的心愿。朱瞻基却等不及,吩咐文武百官照旧在北京好好干活,只带了内阁几人随行。朝臣议论纷纷,但既然天子已经去了南京,迁都又是仁宗遗命,料想也是早晚的事,众人便耐心等待。
后宫这里却有些犯难。南京皇宫无人已久,皇帝皇后这下过去,后宫谁人来管?皇太后自然走不开,也不合适为了儿媳妇追随在侧,胡皇后已经是静慈师太,另外几个妃嫔秀女或稚嫩或愚笨或既稚嫩又愚笨,去了只有更操心的份儿。
朱瞻基的意思,有海寿统领\金英协助,也就够了。张太后却担心,宫中再没有人,妃嫔宫女总免不了,海寿一来年纪大了,二来终究只是太监不是主子;后宫日常杂事可不少,皇后养病,难道还要天天报到她那里烦她?总不能让皇帝处理后宫事。朱瞻基听到这里,也觉得有些为难。
二人正商议着,窗外忽然一个声音道:“母后!陛下!臣妾愿去南京,侍奉皇后娘娘,替娘娘分忧。”一人盈盈拜倒,却是孙贵妃孙巧。
朱瞻基哼了一声,不答言。瑈璇吃过两次孙巧大亏,连自己至今都心有余悸。这个女人任性大胆,脾气爆烈,谁知道到时会怎么样?
孙巧接着说道:“臣妾对南京宫中极为熟悉,宫中太监内官宫女侍卫的脾气秉性也都大概清楚。臣妾不敢近皇后娘娘身前,只帮着处理宫中日常杂事,确保下人不惹乱子、不给陛下和娘娘添堵。”
张太后听了,颇为心动。皇帝哪里知道后宫之事,几千个人、有几个省心的?日日看牢着,还常有故事。斗气拌嘴打架闹事,偷摸拐带躲懒装病,哪天没有几出?没人管,肯定是不行。孙巧自幼便在宫中,如今身份又是贵妃,真是最合适人选。
孙巧瞥一眼太后神色,知道太后赞同,便仰望着皇帝,缓缓说道:“陛下!臣妾对不住皇后娘娘,心中一直愧疚。臣妾只想着如何能赎罪弥补,再不敢多生事端。求陛下信臣妾这一回,臣妾若再犯错,不用陛下惩罚,臣妾自己了断就是!”
说着抬手猛地一咬,右手中指滴滴血落,在左手的棉帕上写下“负荆请罪”四个大字,雪白的帕上,字迹殷红。
张太后大惊,不禁心疼万分,看看皇帝面色,忍着不动,觑见孙巧手指上还在冒血,脸上忍不住满是关切之色。。
朱瞻基接过棉帕,沉吟不语。孙巧虽然脾气不好任性自大,但自幼蒙太后教导、倒不是歹毒之人,心地简单,识大体懂宫规。何况自己陪在瑈璇身边,料她不敢怎么样,最多到时自己多加小心、不离开瑈璇半步就是。半晌皇帝说道:“好!朕就信你一回。南京宫中有半点差错,唯你是问!”
“谢陛下!”孙巧叩头谢恩。张太后连忙招招手,将她揽在怀中,亲自包扎还在渗着血珠的中指。朱瞻基见了,叹一口气,心中暗暗摇头。
宣德二年六月二十四,宣德皇帝携皇后前往南京,五位内阁大臣、华太医随驾同行。孙贵妃与海寿要赶着先打理出南京皇宫,简仪先行。夏原吉留在北京,总理北京行在六部一切政务。
瑈璇躺在凤辇车中,窗外的风景只能望见路边掠过的树木、一角天空。鼻子总还是出血,华不为常要扎针,干脆骑着马随侍车旁。朱瞻基则坐在瑈璇身旁,常常将她半靠在自己身上,絮絮说话。瑈璇精神不济时,便拥紧让她安睡或是闭目养神。
白脚鹰时而在高空翱翔,时而在窗外盘旋,扑棱棱扇动着翅膀,歪脑袋留神望着主人。长乐最忙,队前跑到队后,“吱吱吱吱”不停,众人都嫌他呱噪,尤其五位阁老意见最大。瑈璇认真地找长乐“谈”了一次,才算好些,不似以前那么叫个不停了。
车队走得甚是缓慢,行了八天,才进了山东境。朱瞻基想起汉王朱高煦,心中感慨。逍遥城中汉王已经关押了快一年,这次临行虽然匆匆忙忙,仍然抽空去看视了一趟。汉王身体精神倒都还不错。
瑈璇看见朱瞻基神色,轻声道:“想起你二叔了?”朱瞻基点点头:“是。其实二叔也很可怜。他梦想皇位几十年,靖难时皇祖父也确实许诺过他;在乐安这些年,心中一直抑郁不乐。”
瑈璇摇摇头:“太子没立之前,汉王有些想法无可厚非。但永乐二年皇太子已立、永乐九年皇太孙亦立,作为大明宗室,就不该再无事生非。谤忠良、伤手足、发内乱、起兵祸……这种种恶行,都只为一己非分之想。哥哥你如今是天子,仁厚无妨,是非可不能不分。”
瑈璇侃侃而谈的时候,就仿佛还是当日的陈翰林。
朱瞻基叹一口气:“他总是我二叔。我在逍遥城中看到他的萧索模样,总忍不住心中难过。皇祖父和父皇泉下有知,定然也伤心。”
瑈璇握住他的大手,安慰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宗当日将汉王分封乐安,本是希望他就此断了妄想,安分守己做个太平王爷。汉王今日下场全是咎由自取,哥哥你别自责了。”顿了顿道:“你实在不忍心,待再回北京时,放了就是。”
朱瞻基不由得一喜:“你也赞成我放二叔?”
瑈璇含笑不语。赞成是谈不上,但朱瞻基本是性情中人,关押自己的亲叔叔,必定心中不安。汉王如今已经不可能对皇位再有什么威胁,让他从此做个闲散王爷,成全朱瞻基的善意,也对太宗和仁宗有个交待。
果然朱瞻基搓着手,有些兴奋:“待我们再回去,也就一年半载吧?二叔身体甚好,还有几十年好日子呐。”想了想又道:“他那些家眷家属,也得赦回才好。安置在哪里好呢?瞻坦当不了汉王世子,最好封个闲职,也能做个家中的顶梁柱。”
瑈璇听到“汉王世子”几个字,心中一阵难过,假意打个哈欠疲倦地闭上眼,眼中却有水雾不听话地浮上。
朱瞻基正唠叨盘算着汉王一家,忽然见瑈璇双眼紧闭鼻中又冒血,连忙高声道:“停车!华卿!”
望着华不为小心施针,朱瞻基心中焦虑。十几年、二人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多少生死难关!这一次、不知道过得去吗?瑈璇,她是知道自己不好吗?为什么偷偷地哭?
沈监正说:天府星暗弱,皇后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