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book.com,革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星之余粉丝。杨过出身行商,也通读诗书,对苏轼当然不陌生,苏轼的几首词作也一直被杨过挂在口上,这下看到苏轼本人,当真是激动非常,要是搁到现在,就要拿着纸笔要求签名了。
“阁下可是苏……苏东坡先生?”杨过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说话也结巴起来,两边还坐着的行会会长们一听苏轼的名字也纷纷议论,知道的,也跟着站起身来,激动地看着苏轼,不认识的也很有兴趣地看着。
苏轼见杨过也有些文人风范,而且态度恭谦,年纪又长于自己,原本打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下也只得稍稍缓和下语气道:“在下正是!”
“啊?”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经苏轼本人口中确认还是让杨过大叫了一声,行会会长们不管知道的不知道的也纷纷行礼:看来不是个他们能惹得起的人物。
杨过反应过来,连忙亲手替苏轼解起绑在身上的绳索来。
苏轼虽然一路上好吃好喝,行宿方便,一切都有人打理,可为了防止逃跑,还是在身上绑了绳子,久了身上便有些疼痛僵硬,杨过一解开绳子,苏轼便活动了下筋骨,朝杨过回了一礼,道:“多谢老先生。”
杨过竟被苏轼的风骨感动,这个儒雅的翩翩男子,正是古人风骚之所在,杨过久久不能言语,竟然呆了。
圃福贵原本就不认识苏轼,连听说都没听说过。看到杨过愣在那里,总有点丢“官家的脸面”,正好自己又离的近,就顺手牵了牵杨过的衣衫:“杨老爷!”
杨过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引苏轼到堂上主座,自己反倒做到了客座上,又问那押解苏轼来的兵丁道:“万将军让你们带苏先生来建昌城还有没有其他吩咐?”
其中一个道:“禀大人,万将军这次让我们护送苏大人全家二十余口来建昌,其家人已经在城中安顿妥善,可是苏大人是督帅点名要见的人,而苏大人又有点……”兵丁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众人也都猜出苏轼肯定是拒不听命,才被绑缚而来。
兵丁继续道:“万将军还说让督帅尽早说服苏大人,那边苏大人离开太久,恐怕事迹是败露。”
苏轼听到这些,心中知道他们口中的督帅想要招揽他,正是心高气傲的他怎么会被一个小小的叛贼首领劝服,可笑。尽管心中这么想,但是一路上看到中华军辖地的景象,倒也像模像样,反而有些期盼与那“督帅”见面了。
杨过挥了挥手,让兵丁退下去,又对在场的各行会会长道:“诸位,今天府中另有要事,大家有事明日再议,先各自回去好好打理去把。”
大家也很识趣,纷纷起座向杨过和苏轼行礼道别,圃福贵倒是开窍,临走时还不忘邀请苏轼到酒楼做客,这可是活广告啊。
苏轼这时也知道刚才离开的那群人是什么人了,就是士农工商中最低等的商人了。然而苏轼却并不瞧不起商人,反而对这群人颇有些刮目相看。因此在告别时起身答礼,表示尊重,这下众人对苏轼更下敬佩有加,出门的时候还赞叹不已。
杨过等人们走完,才歉道:“苏先生来到我们建昌城,途中受苦了,既然是要见我们督帅,如若苏先生没有其他俗世,我也不敢怠慢,这便带苏先生去见我们督帅。”
本来杨过是打算让陈拓自己来亲自见苏轼这个大贤的,但是最近陈拓天天跟那群工匠和道人呆在一起,闭门谢客,自己都两天见不到人了,只好带着苏轼去那个被杨过称为“炼丹房”的地方找陈拓去了。
苏轼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自己毕竟还是阶下囚,对方如此礼遇,自己也不能依才卖弄,更何况自己还很想见一见这个督帅呢。于是道:“那便劳烦杨老先生了。”
两人出门叫了辆马车,径直朝城北一个大仓房走去,陈拓将之命名为天工院,也就是杨过口中的“炼丹房”了。
车行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地方,苏轼来时被绑在车内,看不到城中的景象,这下一见,却是颇有感触,原以为这蛮荒之城,与那中原大城比起来,肯定逊色不少,但是仔细一比较,竟然颇有中原城池之象,接、街市上人流往来,丝毫不亚于中原之众,而且商品种类也很繁多,有些南方的特有之产连苏轼都没见过。中心街道仿佛还是按照东京(汴京)的格局安排的,不少商人临街买卖,热闹无比,穿着各色民族服饰的人往来穿梭,其中尤以汉人居多,这丝毫看不出是个“贼窝”呀,反倒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汴梁”了。
更让苏轼惊讶的是,当到达天工院时,在苏轼看来应该是中华军头面人物的杨过居然给那赶车的车夫付钱,这在中原倒是少见,当官的少有雇车的人。心中那中华军的叛军形象顿时改观不少。(未完待续)
明星之余粉丝。杨过出身行商,也通读诗书,对苏轼当然不陌生,苏轼的几首词作也一直被杨过挂在口上,这下看到苏轼本人,当真是激动非常,要是搁到现在,就要拿着纸笔要求签名了。
“阁下可是苏……苏东坡先生?”杨过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说话也结巴起来,两边还坐着的行会会长们一听苏轼的名字也纷纷议论,知道的,也跟着站起身来,激动地看着苏轼,不认识的也很有兴趣地看着。
苏轼见杨过也有些文人风范,而且态度恭谦,年纪又长于自己,原本打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下也只得稍稍缓和下语气道:“在下正是!”
“啊?”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经苏轼本人口中确认还是让杨过大叫了一声,行会会长们不管知道的不知道的也纷纷行礼:看来不是个他们能惹得起的人物。
杨过反应过来,连忙亲手替苏轼解起绑在身上的绳索来。
苏轼虽然一路上好吃好喝,行宿方便,一切都有人打理,可为了防止逃跑,还是在身上绑了绳子,久了身上便有些疼痛僵硬,杨过一解开绳子,苏轼便活动了下筋骨,朝杨过回了一礼,道:“多谢老先生。”
杨过竟被苏轼的风骨感动,这个儒雅的翩翩男子,正是古人风骚之所在,杨过久久不能言语,竟然呆了。
圃福贵原本就不认识苏轼,连听说都没听说过。看到杨过愣在那里,总有点丢“官家的脸面”,正好自己又离的近,就顺手牵了牵杨过的衣衫:“杨老爷!”
杨过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引苏轼到堂上主座,自己反倒做到了客座上,又问那押解苏轼来的兵丁道:“万将军让你们带苏先生来建昌城还有没有其他吩咐?”
其中一个道:“禀大人,万将军这次让我们护送苏大人全家二十余口来建昌,其家人已经在城中安顿妥善,可是苏大人是督帅点名要见的人,而苏大人又有点……”兵丁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众人也都猜出苏轼肯定是拒不听命,才被绑缚而来。
兵丁继续道:“万将军还说让督帅尽早说服苏大人,那边苏大人离开太久,恐怕事迹是败露。”
苏轼听到这些,心中知道他们口中的督帅想要招揽他,正是心高气傲的他怎么会被一个小小的叛贼首领劝服,可笑。尽管心中这么想,但是一路上看到中华军辖地的景象,倒也像模像样,反而有些期盼与那“督帅”见面了。
杨过挥了挥手,让兵丁退下去,又对在场的各行会会长道:“诸位,今天府中另有要事,大家有事明日再议,先各自回去好好打理去把。”
大家也很识趣,纷纷起座向杨过和苏轼行礼道别,圃福贵倒是开窍,临走时还不忘邀请苏轼到酒楼做客,这可是活广告啊。
苏轼这时也知道刚才离开的那群人是什么人了,就是士农工商中最低等的商人了。然而苏轼却并不瞧不起商人,反而对这群人颇有些刮目相看。因此在告别时起身答礼,表示尊重,这下众人对苏轼更下敬佩有加,出门的时候还赞叹不已。
杨过等人们走完,才歉道:“苏先生来到我们建昌城,途中受苦了,既然是要见我们督帅,如若苏先生没有其他俗世,我也不敢怠慢,这便带苏先生去见我们督帅。”
本来杨过是打算让陈拓自己来亲自见苏轼这个大贤的,但是最近陈拓天天跟那群工匠和道人呆在一起,闭门谢客,自己都两天见不到人了,只好带着苏轼去那个被杨过称为“炼丹房”的地方找陈拓去了。
苏轼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自己毕竟还是阶下囚,对方如此礼遇,自己也不能依才卖弄,更何况自己还很想见一见这个督帅呢。于是道:“那便劳烦杨老先生了。”
两人出门叫了辆马车,径直朝城北一个大仓房走去,陈拓将之命名为天工院,也就是杨过口中的“炼丹房”了。
车行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地方,苏轼来时被绑在车内,看不到城中的景象,这下一见,却是颇有感触,原以为这蛮荒之城,与那中原大城比起来,肯定逊色不少,但是仔细一比较,竟然颇有中原城池之象,接、街市上人流往来,丝毫不亚于中原之众,而且商品种类也很繁多,有些南方的特有之产连苏轼都没见过。中心街道仿佛还是按照东京(汴京)的格局安排的,不少商人临街买卖,热闹无比,穿着各色民族服饰的人往来穿梭,其中尤以汉人居多,这丝毫看不出是个“贼窝”呀,反倒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汴梁”了。
更让苏轼惊讶的是,当到达天工院时,在苏轼看来应该是中华军头面人物的杨过居然给那赶车的车夫付钱,这在中原倒是少见,当官的少有雇车的人。心中那中华军的叛军形象顿时改观不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