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book.com,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顾之忧,使华北成为日军的兵站基地,粮源之地。由于日军动用了空前的兵力来进行扫荡,冈村宁次把这次扫荡称为“百万大战”,意在报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根据日军即将进行的扫荡,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于7月日发布准备秋季反扫荡作战训令。训令指出:这次敌人扫荡,兵力必大,时间必长,斗争将特别残酷。同时令作好侦察、通讯、供给,坚壁清野等具体指示。命冀中加强青纱帐攻势,以分散敌兵力。各分区组织武装宣传队,加强反扫荡宣传。严格盘查可疑分子,打击敌特活动。
8月14日,日军集中第6、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第4、第9旅团各一部共5万余人,分10路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先后攻占晋察两省边界长城线的上寨至娘子关段各要点,将边区割裂。另一部分日军分别向八路军北平军分区、冀中第七分区实施佯动。日,实行佯动的日军第1、第、第110师团各一部兵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分别沿房山、保定、石家庄、井陉等多路、多方面围攻位于北岳的晋察冀第一、第四军分区和驻平西的冀热察挺进军。
为避敌锋芒,争取主动,晋察冀军区以一部兵力在内线坚持斗争,大量杀伤、消耗和迟滞日军,掩护主力转移。各分区机关和主力部队在内线作战部队的掩护下,抓住有利战机,相继转移到外线作战。
1日,日伪军除以一部分兵力合围平西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外,集中主力万余人向阜平方向实施猛烈攻击。
9月1日,八路军晋察冀党政机关和部队一部共约8000余人,在被日军包围的严峻形势下,聂荣臻沉着冷静,指挥所有人员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坚决打击日军。以小部兵力利用夜晚向阜平东北方向实施佯攻,迷惑吸引日军主力,以掩护我主力转移。日,晋察冀军区和边区领导机关,乘日军向阜平东北方向移动之际,迅速跳出日军合围圈,安全转移到常家渠地区。
与此同时,八路军第19师、第10师和冀中军区部队相继对日军发起进攻,迫使进攻阜平等地的日伪军不得不调兵回援。8月5日,日伪军约.7万人向边区分散进行“清剿。”晋察冀军区以一部兵力展开游击战,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同时集中力量,采取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在古至树、焦家垴、王家坪、狼牙山等地连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迫使敌人全线退却。之后,八路军乘胜追击,至10月16日取得反扫荡战役的胜利。此役历时1个多月,歼灭日伪军5500余人。但根据地受到日寇很大的摧残,损失巨大。
为配合对北岳、平西地区的大扫荡,日军在冀东、冀中和平北地区,结合“治安强化运动”,也采取了重大的军事行动。
在冀中,主要是推行蚕食政策,重点是大清河以北地区,尤其是处于平津保三角地区之间的冀中十分区。1941年初起,冀中大城、青县、交河、献县、高阳、新安、清苑、张登、藁城、无极、宁晋等地区军民,展开了顽强的反蚕食斗争。在你来我往的反复争夺中,他们运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人民战争的作战形式,作战1100多次,歼灭日伪军1.4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但在1941年里,冀中根据地日益缩小,日军的碉堡、封锁沟密度不断增多的趋势未能制止,困难越来越大。
从1941年11月起,日军组织4万多治安军开进冀东,妄图以这些伪军接替日军统治冀东。中共冀东军分区随即组织了粉碎治安军的战役,至194年月,歼灭治安军数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治安军溃不成军,迫使日军又将主力第7师团调回冀东。194年4月以后,冀东八路军屡挫日军扫荡,并击毙日军佐佐木、高宁麻二大佐等高级军官多人。
几乎与北岳、平西地区秋季反扫荡的同时,平北抗日根据地也经历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以劣势兵力巧妙地与1万多日伪军激战二日,共歼敌700余人。
1941年,整个晋察冀边区军民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损失很大,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根据地在人民战争的战火中坚持下来了。根据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唐延杰的统计:北岳区人民群众死伤4500多人,青壮年被抓走万多人,房屋被烧15万间以上,损失粮食5800万斤,大片庄稼被毁,被抢走和毁坏农具万余件、抢走牲畜8万多头、日军修碉堡11个、公路50多公路、挖封锁沟158公里,在冀晋边界地区制造了大片无人区。北岳、平西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4000多平方公里。
从194年4月起,冈村宁次调集5万多日伪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这一历时个月的扫荡,烧毁村庄1000多个,制造多起惨案,被杀害群众和被抓走青壮年各两万多人。
日军制造了以热河南部为主的“千里无人区”,在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100万人口的地区内,以10万日伪军进行统治,分为由他们严格控制的“人圈”;准许耕种但不准居住;不准耕种和不准居住的三种地带。日伪军在第三种地带反复扫荡搜捕,见人就杀。其目的是造成所谓“绝缘带”,以割断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日伪军在“人圈”和无人区的暴行,惨绝人寰,被害死亡群众达0万人。其残酷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紧接着,冈村宁次对冀中根据地实行“拉网大扫荡”,即为“五一大扫荡”。日寇为实现“确保华北必先确保平原”的既定方针。日本华北方面军集中了个师团另两个旅团共5万多人,配合空军、坦克、汽车、骑兵,向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进攻,企图一举围歼冀中军区八路军第纵队及各分区部队。
早在194年初,日本华北方面军就开始进攻的筹划和准备工作,常驻冀中平原的日军第110师团,4个月的时间里在冀中平原挖封锁沟900余公里,沿平汉铁路修筑封锁墙数百公里,在根据地周围修筑据点、碉堡100余个,渐次完成了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封锁。月份,日军向根据地派遣大批特工,破坏抗日组织。继而又派兵对各分区进行轮番的蚕食和扫荡,切断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与周围根据地的联系。
日伪军进行这次大扫荡,采取的是纵横张网,对角清剿,反复合击的战术。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用散布鼠疫和向地道中放毒气等惨无人道的手段,杀害抗日军民。在为期个月的扫荡过程中,日伪军将这个有8000个村庄,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分割为670个小块。并修筑碉堡175个,修公路785公里,动用汽车700辆往复巡逻。
八路军冀中根据地根据上级命令,以大部主力转移到北岳、太行、冀鲁豫根据地打击敌人。留下一部主力高度分散,配合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并利用地雷战、地道战等手段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改变战术,采取驻点清剿的办法。至6月底,日军主力被迫收缩于主要城镇,反扫荡作战取得初步的胜利。
此次反扫荡,八路军共作战7次,毙伤日伪军11000多人,其中包括击毙日军旅团长坂本少将。但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也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惨重代价。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被捕、被杀害的群众达5万多人,广大平原地区出现了“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惨状。根据地的大部分变为敌占区或游击区,在此极端险恶的形势下,根据地党政军民密切协同,建立隐蔽根据地,继续顽强地坚持冀中平原的抗日战争。
5月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八路军总部山西辽县指挥部队掩护总部突围时,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后中共为纪念左权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卓越贡献,将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从1941年至194年,日本华北派遣军集中日伪军反复扫荡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扫荡华北根据地时,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到万人者达1次,万人以上至7万人的达7次。在同一地区有时反复扫荡-4个月之久。并且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据194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透露,华北碉堡新筑成7700个,隔断壕修成11860公里。相当于山海关至嘉峪关长城的4倍。
与此同时,日军对华中敌后军民也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当时全部陆军10万人,其中就有10余万驻防中国长城以内。用于南进为40万人。在驻华的10万人中,华中日军总兵力仍有9万人。日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周围设立封锁线,以求巩固其占领区,确保对主要交通线的占领和掠夺战略物资。并以苏中、苏南等中共抗日根据地为重点。反复进行清乡。
在日军空前残酷的进攻中,敌后军民伤亡重大,部队减员较多,到194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少至约40万人。华北平原地区的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人减少到5千万人以下。敌后可耕地被大量毁坏,难以正常生产。日军又大肆抢夺粮食和牲畜,造成严重饥荒,企图以破坏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来毁灭抗日力量的生存条件。
但日军的企图并没有实现,此后不久,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便逐渐恢复,有些地方甚至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日军聚集、调动到这些地区的军队,就再也抽调不出来了。可以认为,这已经成为日寇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
就在日军陷入中国战场上不得脱身的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强大的美国终于从被动局面上扭转过来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未完待续)
后顾之忧,使华北成为日军的兵站基地,粮源之地。由于日军动用了空前的兵力来进行扫荡,冈村宁次把这次扫荡称为“百万大战”,意在报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根据日军即将进行的扫荡,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于7月日发布准备秋季反扫荡作战训令。训令指出:这次敌人扫荡,兵力必大,时间必长,斗争将特别残酷。同时令作好侦察、通讯、供给,坚壁清野等具体指示。命冀中加强青纱帐攻势,以分散敌兵力。各分区组织武装宣传队,加强反扫荡宣传。严格盘查可疑分子,打击敌特活动。
8月14日,日军集中第6、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第4、第9旅团各一部共5万余人,分10路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先后攻占晋察两省边界长城线的上寨至娘子关段各要点,将边区割裂。另一部分日军分别向八路军北平军分区、冀中第七分区实施佯动。日,实行佯动的日军第1、第、第110师团各一部兵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分别沿房山、保定、石家庄、井陉等多路、多方面围攻位于北岳的晋察冀第一、第四军分区和驻平西的冀热察挺进军。
为避敌锋芒,争取主动,晋察冀军区以一部兵力在内线坚持斗争,大量杀伤、消耗和迟滞日军,掩护主力转移。各分区机关和主力部队在内线作战部队的掩护下,抓住有利战机,相继转移到外线作战。
1日,日伪军除以一部分兵力合围平西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外,集中主力万余人向阜平方向实施猛烈攻击。
9月1日,八路军晋察冀党政机关和部队一部共约8000余人,在被日军包围的严峻形势下,聂荣臻沉着冷静,指挥所有人员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坚决打击日军。以小部兵力利用夜晚向阜平东北方向实施佯攻,迷惑吸引日军主力,以掩护我主力转移。日,晋察冀军区和边区领导机关,乘日军向阜平东北方向移动之际,迅速跳出日军合围圈,安全转移到常家渠地区。
与此同时,八路军第19师、第10师和冀中军区部队相继对日军发起进攻,迫使进攻阜平等地的日伪军不得不调兵回援。8月5日,日伪军约.7万人向边区分散进行“清剿。”晋察冀军区以一部兵力展开游击战,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同时集中力量,采取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在古至树、焦家垴、王家坪、狼牙山等地连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迫使敌人全线退却。之后,八路军乘胜追击,至10月16日取得反扫荡战役的胜利。此役历时1个多月,歼灭日伪军5500余人。但根据地受到日寇很大的摧残,损失巨大。
为配合对北岳、平西地区的大扫荡,日军在冀东、冀中和平北地区,结合“治安强化运动”,也采取了重大的军事行动。
在冀中,主要是推行蚕食政策,重点是大清河以北地区,尤其是处于平津保三角地区之间的冀中十分区。1941年初起,冀中大城、青县、交河、献县、高阳、新安、清苑、张登、藁城、无极、宁晋等地区军民,展开了顽强的反蚕食斗争。在你来我往的反复争夺中,他们运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人民战争的作战形式,作战1100多次,歼灭日伪军1.4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但在1941年里,冀中根据地日益缩小,日军的碉堡、封锁沟密度不断增多的趋势未能制止,困难越来越大。
从1941年11月起,日军组织4万多治安军开进冀东,妄图以这些伪军接替日军统治冀东。中共冀东军分区随即组织了粉碎治安军的战役,至194年月,歼灭治安军数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治安军溃不成军,迫使日军又将主力第7师团调回冀东。194年4月以后,冀东八路军屡挫日军扫荡,并击毙日军佐佐木、高宁麻二大佐等高级军官多人。
几乎与北岳、平西地区秋季反扫荡的同时,平北抗日根据地也经历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以劣势兵力巧妙地与1万多日伪军激战二日,共歼敌700余人。
1941年,整个晋察冀边区军民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损失很大,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根据地在人民战争的战火中坚持下来了。根据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唐延杰的统计:北岳区人民群众死伤4500多人,青壮年被抓走万多人,房屋被烧15万间以上,损失粮食5800万斤,大片庄稼被毁,被抢走和毁坏农具万余件、抢走牲畜8万多头、日军修碉堡11个、公路50多公路、挖封锁沟158公里,在冀晋边界地区制造了大片无人区。北岳、平西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4000多平方公里。
从194年4月起,冈村宁次调集5万多日伪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这一历时个月的扫荡,烧毁村庄1000多个,制造多起惨案,被杀害群众和被抓走青壮年各两万多人。
日军制造了以热河南部为主的“千里无人区”,在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100万人口的地区内,以10万日伪军进行统治,分为由他们严格控制的“人圈”;准许耕种但不准居住;不准耕种和不准居住的三种地带。日伪军在第三种地带反复扫荡搜捕,见人就杀。其目的是造成所谓“绝缘带”,以割断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日伪军在“人圈”和无人区的暴行,惨绝人寰,被害死亡群众达0万人。其残酷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紧接着,冈村宁次对冀中根据地实行“拉网大扫荡”,即为“五一大扫荡”。日寇为实现“确保华北必先确保平原”的既定方针。日本华北方面军集中了个师团另两个旅团共5万多人,配合空军、坦克、汽车、骑兵,向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进攻,企图一举围歼冀中军区八路军第纵队及各分区部队。
早在194年初,日本华北方面军就开始进攻的筹划和准备工作,常驻冀中平原的日军第110师团,4个月的时间里在冀中平原挖封锁沟900余公里,沿平汉铁路修筑封锁墙数百公里,在根据地周围修筑据点、碉堡100余个,渐次完成了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封锁。月份,日军向根据地派遣大批特工,破坏抗日组织。继而又派兵对各分区进行轮番的蚕食和扫荡,切断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与周围根据地的联系。
日伪军进行这次大扫荡,采取的是纵横张网,对角清剿,反复合击的战术。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用散布鼠疫和向地道中放毒气等惨无人道的手段,杀害抗日军民。在为期个月的扫荡过程中,日伪军将这个有8000个村庄,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分割为670个小块。并修筑碉堡175个,修公路785公里,动用汽车700辆往复巡逻。
八路军冀中根据地根据上级命令,以大部主力转移到北岳、太行、冀鲁豫根据地打击敌人。留下一部主力高度分散,配合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并利用地雷战、地道战等手段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改变战术,采取驻点清剿的办法。至6月底,日军主力被迫收缩于主要城镇,反扫荡作战取得初步的胜利。
此次反扫荡,八路军共作战7次,毙伤日伪军11000多人,其中包括击毙日军旅团长坂本少将。但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也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惨重代价。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被捕、被杀害的群众达5万多人,广大平原地区出现了“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惨状。根据地的大部分变为敌占区或游击区,在此极端险恶的形势下,根据地党政军民密切协同,建立隐蔽根据地,继续顽强地坚持冀中平原的抗日战争。
5月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八路军总部山西辽县指挥部队掩护总部突围时,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后中共为纪念左权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卓越贡献,将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从1941年至194年,日本华北派遣军集中日伪军反复扫荡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扫荡华北根据地时,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到万人者达1次,万人以上至7万人的达7次。在同一地区有时反复扫荡-4个月之久。并且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据194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透露,华北碉堡新筑成7700个,隔断壕修成11860公里。相当于山海关至嘉峪关长城的4倍。
与此同时,日军对华中敌后军民也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当时全部陆军10万人,其中就有10余万驻防中国长城以内。用于南进为40万人。在驻华的10万人中,华中日军总兵力仍有9万人。日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周围设立封锁线,以求巩固其占领区,确保对主要交通线的占领和掠夺战略物资。并以苏中、苏南等中共抗日根据地为重点。反复进行清乡。
在日军空前残酷的进攻中,敌后军民伤亡重大,部队减员较多,到194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少至约40万人。华北平原地区的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人减少到5千万人以下。敌后可耕地被大量毁坏,难以正常生产。日军又大肆抢夺粮食和牲畜,造成严重饥荒,企图以破坏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来毁灭抗日力量的生存条件。
但日军的企图并没有实现,此后不久,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便逐渐恢复,有些地方甚至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日军聚集、调动到这些地区的军队,就再也抽调不出来了。可以认为,这已经成为日寇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
就在日军陷入中国战场上不得脱身的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强大的美国终于从被动局面上扭转过来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