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元653年,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由于王皇后是关陇望族后代,她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关陇集团的利益。如果王皇后倒了台,那么与她相关连的关陇集团的利益必然遭受损失。所以他们要想方设法,阻止萧淑妃地位的上升。关陇集团的长孙无忌等人经过一番密谋后认为:燕王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他的生母出身卑贱,若立他为太子,一来可以扼断萧淑妃的晋升之路,二来也不会影响到王皇后的地位,可谓一箭双雕。于是,他们联合上奏,请立燕王为太子。唐高宗看他们的要求颇为强烈,又受立嫡以长的传统观念影响,便同意了。
太子既立,萧淑妃受宠依旧,而且继续在高宗面前说王皇后的坏话,这使得王皇后更加嫉妒。正在无计可施之时,王皇后想起了武则天。当时,唐高宗常到感业寺见武则天,而且武则天已经为唐高宗生下一子。王皇后以为,如果把武则天接进宫来,一来可以夺萧淑妃之宠,若使她二人相争,则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王皇后让武则天暗中蓄发,并主动建议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中。这正是唐高宗求之不得的好事,当然一拍即成。于是,武则天奉唐高宗之诏,告别了生活四年之久的感业寺,再一次踏进了皇宫的大门。第二次入宫后不久,她被高宗册封为“昭仪”。昭仪,正二品,是妃嫔中地位较高的一等。
武则天得封昭仪,在王皇后面前更加谦恭有礼。而且自从武则天进宫之后,唐高宗对王皇后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也很少到萧淑妃那里去了。这样,唐高宗和王皇后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改善,武则天在宫中的地位也逐渐稳固。
由于唐高宗性格柔弱,而武则天则有处理政事的独特能力,因此唐高宗事事都愿与之相商。这再一次引起了王皇后的妒忌,她利用皇后的权力,一再威胁武则天。武则天受到王皇后的胁迫,决定针锋相对地还击,通过宫廷斗争,终于使唐高宗李治下定决心,要废黜王皇后。
皇后的废与立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阻力当然来自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因为王皇后是关陇贵族后裔,而他们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表,当然明白废黜王皇后意味着什么。然而,李义府、许敬宗等庶族出身的大臣为了在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许敬宗甚至在朝堂上说:“田舍翁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换个老婆,何况天子!”于是,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
唐高宗明白,废立皇后一事能否得到朝臣的赞许,关键在于打通长孙无忌这一关节。于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带着重礼亲自到长孙无忌家里拜访,不但封长孙无忌宠妃所生三子为五品朝散大夫,还赠送了十车金银珠宝与缯帛之物。长孙无忌接受了厚礼与封赏,但却顾左右而言他,对于废后之事绝口不提。高宗与武则天无计可施,只得怏怏而归。此后,武则天还让生母杨氏出面,带着重礼,到长孙无忌府上说情,均遭到拒绝。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相劝,也遭到长孙无忌的严厉斥责。
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不好出面硬争,于是褚遂良出面,坚决反对,甚至还磕头磕到流血,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同家。武则天躲在帘子后面看见了这一幕,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褚遂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被贬官,去了潭州(今湖南长沙)任都督。
老臣们的反对让唐高宗郁郁不乐。一日,李世绩入见,高宗问他:“朕欲立武昭仪为后,你以为如何?”李世绩说:“此陛下家事,何必要问外人。”李世绩也是贞观时的大臣,是太宗临终时推荐给高宗的佐命之材,但他是关东庶族出身,对于当时朝政由关陇集团掌控,心中不满。也正是这句话点醒了高宗,决定不再与大臣商量,下诏废王皇后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五、庶族发力
公元656年,唐高宗李治下诏,以皇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皇后的长子、代王李弘为皇太子,以于志宁兼任太子太师,中书令崔敦礼为太子少师,许敬宗、韩瑗、来济等同为太子宾客(东宫高级属官),李义府兼太子左庶子,同时大赦天下。原太子李忠与母亲刘氏黯然离宫回归王府。当时,原太子属官都害怕得罪高宗和武后,不敢相送,唯有昔日太子右庶子李安仁与李忠泣别。武后得知此事后,对李安仁忠义之举火加赞赏,请唐高宗提升其官职。这套政治权术让高宗和大臣们感动不已。至此,武则天的皇后地位终于稳固下来。
不久,武则天又生了第三位皇子,取名为李显。为示庆贺,各京官和朝集使都加了勋级。李显也很快被封为周王。武则天在后宫总算是事事遂意,踌躇满志。因此,武则天开始把目光瞄准了朝中的关陇集团。
当时把持朝政的关陇集团门阀贵族都出身于历朝显宦之家,代代相荫,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势力。他们互相通婚,枝叶相连,从而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不仅排斥集团之外的人,而且对皇家也构成很大的威胁。以长孙无忌为例,一个家族里有多人任四品以上的高官或享有爵位。其中,长孙无忌的儿子担任着京中重要岗位之职,未成年的几个庶子也被授五品朝散大夫的散官,还有族子、族孙也都荫袭在位。长孙无忌一门在京中和地方为官者就有几十人之多。长孙无忌、韩瑗、来济、于志宁等各家彼此之间又联姻结亲,加上他们众多的门生,朝堂简直就是他们几个家族的天下。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害牵扯,长此下去,不... -->>
公元653年,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由于王皇后是关陇望族后代,她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关陇集团的利益。如果王皇后倒了台,那么与她相关连的关陇集团的利益必然遭受损失。所以他们要想方设法,阻止萧淑妃地位的上升。关陇集团的长孙无忌等人经过一番密谋后认为:燕王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他的生母出身卑贱,若立他为太子,一来可以扼断萧淑妃的晋升之路,二来也不会影响到王皇后的地位,可谓一箭双雕。于是,他们联合上奏,请立燕王为太子。唐高宗看他们的要求颇为强烈,又受立嫡以长的传统观念影响,便同意了。
太子既立,萧淑妃受宠依旧,而且继续在高宗面前说王皇后的坏话,这使得王皇后更加嫉妒。正在无计可施之时,王皇后想起了武则天。当时,唐高宗常到感业寺见武则天,而且武则天已经为唐高宗生下一子。王皇后以为,如果把武则天接进宫来,一来可以夺萧淑妃之宠,若使她二人相争,则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王皇后让武则天暗中蓄发,并主动建议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中。这正是唐高宗求之不得的好事,当然一拍即成。于是,武则天奉唐高宗之诏,告别了生活四年之久的感业寺,再一次踏进了皇宫的大门。第二次入宫后不久,她被高宗册封为“昭仪”。昭仪,正二品,是妃嫔中地位较高的一等。
武则天得封昭仪,在王皇后面前更加谦恭有礼。而且自从武则天进宫之后,唐高宗对王皇后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也很少到萧淑妃那里去了。这样,唐高宗和王皇后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改善,武则天在宫中的地位也逐渐稳固。
由于唐高宗性格柔弱,而武则天则有处理政事的独特能力,因此唐高宗事事都愿与之相商。这再一次引起了王皇后的妒忌,她利用皇后的权力,一再威胁武则天。武则天受到王皇后的胁迫,决定针锋相对地还击,通过宫廷斗争,终于使唐高宗李治下定决心,要废黜王皇后。
皇后的废与立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阻力当然来自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因为王皇后是关陇贵族后裔,而他们作为关陇集团的代表,当然明白废黜王皇后意味着什么。然而,李义府、许敬宗等庶族出身的大臣为了在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许敬宗甚至在朝堂上说:“田舍翁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换个老婆,何况天子!”于是,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
唐高宗明白,废立皇后一事能否得到朝臣的赞许,关键在于打通长孙无忌这一关节。于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带着重礼亲自到长孙无忌家里拜访,不但封长孙无忌宠妃所生三子为五品朝散大夫,还赠送了十车金银珠宝与缯帛之物。长孙无忌接受了厚礼与封赏,但却顾左右而言他,对于废后之事绝口不提。高宗与武则天无计可施,只得怏怏而归。此后,武则天还让生母杨氏出面,带着重礼,到长孙无忌府上说情,均遭到拒绝。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相劝,也遭到长孙无忌的严厉斥责。
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不好出面硬争,于是褚遂良出面,坚决反对,甚至还磕头磕到流血,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同家。武则天躲在帘子后面看见了这一幕,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褚遂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被贬官,去了潭州(今湖南长沙)任都督。
老臣们的反对让唐高宗郁郁不乐。一日,李世绩入见,高宗问他:“朕欲立武昭仪为后,你以为如何?”李世绩说:“此陛下家事,何必要问外人。”李世绩也是贞观时的大臣,是太宗临终时推荐给高宗的佐命之材,但他是关东庶族出身,对于当时朝政由关陇集团掌控,心中不满。也正是这句话点醒了高宗,决定不再与大臣商量,下诏废王皇后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五、庶族发力
公元656年,唐高宗李治下诏,以皇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皇后的长子、代王李弘为皇太子,以于志宁兼任太子太师,中书令崔敦礼为太子少师,许敬宗、韩瑗、来济等同为太子宾客(东宫高级属官),李义府兼太子左庶子,同时大赦天下。原太子李忠与母亲刘氏黯然离宫回归王府。当时,原太子属官都害怕得罪高宗和武后,不敢相送,唯有昔日太子右庶子李安仁与李忠泣别。武后得知此事后,对李安仁忠义之举火加赞赏,请唐高宗提升其官职。这套政治权术让高宗和大臣们感动不已。至此,武则天的皇后地位终于稳固下来。
不久,武则天又生了第三位皇子,取名为李显。为示庆贺,各京官和朝集使都加了勋级。李显也很快被封为周王。武则天在后宫总算是事事遂意,踌躇满志。因此,武则天开始把目光瞄准了朝中的关陇集团。
当时把持朝政的关陇集团门阀贵族都出身于历朝显宦之家,代代相荫,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势力。他们互相通婚,枝叶相连,从而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不仅排斥集团之外的人,而且对皇家也构成很大的威胁。以长孙无忌为例,一个家族里有多人任四品以上的高官或享有爵位。其中,长孙无忌的儿子担任着京中重要岗位之职,未成年的几个庶子也被授五品朝散大夫的散官,还有族子、族孙也都荫袭在位。长孙无忌一门在京中和地方为官者就有几十人之多。长孙无忌、韩瑗、来济、于志宁等各家彼此之间又联姻结亲,加上他们众多的门生,朝堂简直就是他们几个家族的天下。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害牵扯,长此下去,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