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迷雾围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易家的这花园,她亦是许久不曾来了。上次还是易连慎将她扣在府里的时候,频频在花园设宴。现在春寒料峭的天气,与当时残秋之时,自然另有一番风景。大少奶奶虽然认识几个字,可当年读的是四书五经,跟念西洋学堂出来的秦桑,却也无甚好说的。两个人在花园里走了一走,远远看见虎皮墙外一角飞楼,掩映在几株青松后头,秦桑忽然想起什么来。大少奶奶看她看着那小楼,也不禁叹了口气,说道:“老二媳妇就是气性大,说实话老二也真对不住她。自己兄弟闹意气,也没有多大的事情,却把她独自抛在府里,一走了之。二少奶奶那性子,唉……”
秦桑想起当初二少奶奶寻了短见,自己还曾经对易连恺的所作所为颇不以为然。现在自己这情形,与当初二嫂又有何分别?只怕易连恺一去难回,而自己在这里,也熬不过去。
大少奶奶哪知道她的心思,只当她是伤感妯娌情分,所以拉一拉她的手,对她说道:“现在二少奶奶的灵堂还设在那里,要不你去鞠个躬,也算是不枉当初咱们的情分。”
这句话正说到秦桑心坎上,她便说道:“那正是好,烦大嫂陪我一起去吧。”
大少奶奶点点头,说道:“这几天外头又是兵荒马乱的,我也想去给二妹妹烧炷香。”
她们两个便沿着青砖小径走出园去,绕到从前二少奶奶所居的小楼前,只见院门虚掩,院中几株松柏青翠满目,仿佛乌云似的,压得整间院子里都几乎没有阳光。院子里本是青石板漫地,落了些许淡黄色的松针,并两三只松果。旁边石阶上已经生了青苔,昨天夜里下过的雨,兀自在石板上留着水痕,静悄悄的,几乎连一丝声音都听不见,只有小楼檐头的铜铃,被风吹着,当啷、当啷……秦桑看到这种情形,倒仿佛进了山间古寺一般。大少奶奶说道:“几天不来,下人都偷懒,这院子里都没人打扫。”
秦桑说道:“不扫也好,反正松针也是洁静之物。”
大少奶奶信佛,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她毕竟是个长嫂,所以秦桑走在前头,推开了楼门。屋子里面倒还挺干净,雪白的帐幔簇围着,一点太阳光从南边窗子里照进来,无数飞尘在空中打着旋。灵位前除了供着几样果蔬,还点着一盏长明灯。她们推门进来,油灯的火苗微微摇晃,几乎就要灭了去。
大少奶奶说道:“这些人真是,院子不扫也罢了,灵前竟然也没有人照料。”便去净了手,亲自替灯里添了油。然后方才去拈了一炷香,点燃了插在灵前的香炉里。
秦桑也拈了一炷香,默默地鞠了一躬。
大少奶奶本来是个小脚,走了这半晌却也累了。灵前的火盆旁放着一张大圈椅,原来是守灵的时候烧纸坐的,此时她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说道:“二妹妹恕我不敬,得坐下来歇歇了。”她在那圈椅上坐下来,就招呼秦桑也坐。秦桑见旁边放着一大篮折好的元宝锡纸,便蹲下来,向火盆中焚了些元宝。大少奶奶看她给二少奶奶烧纸,也忍不住伤感,说道:“当初二妹妹进门的时候,那情形我还记得。那时候大帅正在外头打仗,乱得不得了,原本是想等平静一些,再来办婚事。可是二妹妹听见说二弟要往前线去,立时就要办婚事。那时候家里还是六姨当家,六姨说,正在打仗,老爷子又不在家里,连铁路都不通,诸如聘礼之类的好些东西,都没法买去,可不能这样草率,只怕委屈了人家。但是二妹妹托人捎了话来,说不为别的,就正因为是在打仗,所以才想此时过门。她虽然没说,但家里人都明白,她这是要和易家同生共死的意思。所以老爷子特意拍了电报回来,命二弟成了亲再往营里去。后来老爷子一直跟我念叨,说虽然二妹是个千金小姐,可是为人真是有义气的。”
这些事情,秦桑从前倒是不知道的。不过现在听见,红颜早已经化作一抔黄土,从前的那些事,或许也只有这位不解世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嫂子念叨念叨了。她看着元宝焚化的火光,渐渐冒起一缕缕的青烟,心里在想,自己在这里替二少奶奶烧着纸钱,将来替自己烧着纸钱的,却不知又是谁了。
大少奶奶哪里知道她的心思,只管说:“老二也真是狠心,自己扔蹦一走,二少奶奶纵然刚强,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她说到这里,秦桑可巧被那火盆里的青烟呛着了,只是一顿咳嗽,大少奶奶便说道,“烧点钱是个意思罢了,亡人也不会嫌多嫌少。你别老蹲在那里,回头火星子烧着衣裳。”
秦桑被那阵烟一熏,咳得连眼圈儿都红了。听见大少奶奶这样说,便站起身来,掸了掸旗袍上的灰,说道:“当时我若是多劝劝二嫂,或许不会出这样的事情,唉……”
大少奶奶说道:“她自个儿想不开,劝也是无用,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了。”秦桑道:“我倒想到楼上二嫂屋子里看看,尽个心罢了。”大少奶奶是个小脚,最懒怠爬楼,听到此话不免踯躅。秦桑就劝她在楼下坐着,说道:“我也只是上去瞧一眼,也算是姐妹一场。”
大少奶奶点点头,说道:“那你上去吧,我就在这里等你。”
秦桑便上楼去,这座西洋小楼,原是大理石的台阶,后来又铺了厚厚的织金地毯,只是这楼梯台阶,又窄又高,而太阳光从底上照下来,更显得这台阶似乎高耸进未可知的一团光明里,像是西洋宗教画里的情景似的,又像是曾在梦里见过的情形。秦桑抬阶而上,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就像是猫一样,轻飘飘地落在地毯上,细细绵绵,几乎听不见。
她走到了二楼的楼梯口,记得原先二少奶奶的睡房是在右手第二个房间,于是穿过走廊走过去。走廊尽头却是蓝的天白的云,天光明媚,阳光如同澄澄的金粉,从窗口直撒进来。她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却发现这小楼的这扇窗,原来正对着自己和易连恺住的院子。从这么高看下去,那院子就像是一盆盆景。四面粉墙黛瓦,院子里的桂花树,后墙下的山石,落尽叶子的梧桐,还有点缀在阶下的萱草,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却颜色黯淡,仿佛一幅淡墨的白描。
风从袖子里灌过来,吹得她的衣摆忽啦啦直响。秦桑突然起了奇怪的念头,她往底下的青砖地看了看,终于抑住那种冲动。头晕目眩地靠在窗子边,虽然双眼微闭,可是太阳照在眼睛上,一片朦胧的红光。她睁开眼睛,看到远处盘旋的一群鸽子,无声、飞快地掠过天际,飞得远了。
二少奶奶住在这样的小楼上,只怕也是很孤寂的吧。易连慎忙于军政,常年应酬繁多,未免冷落了娇妻。秦桑从前跟家里的两个妯娌都并不亲近,此时走到这里来,倒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走进二少奶奶的梦境里,明明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可是心里却隐约觉得可怕。
她本来想看一看就下楼去的,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还是转回二少奶奶的睡房去。自从二少奶奶寻了短见之后,这里只怕就再也没有人来过了。屋子里的桌椅箱笼之上都落了一层淡淡的薄灰,床上的帐子一半挂在帐钗上,一半散了下来,空荡荡的那只帐钩就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秦桑看见北面有一面窗子开着,因为昨天下雨的缘故,所以溅进来的水打湿了地板,一小汪水痕摊在那里,倒像是窗子里漏进来的月色。而南边梳妆台上的脂粉,还有外国进口的香水,高高低低的玻璃瓶排列着,另外放着一把梳子,仿佛刚刚还有人坐在那里梳头一般。
她站在屋子里,心想原来这就是室迩人遐。
因为看着梳妆台,所以她就随手拉开了抽屉,只见抽屉里搁着几件珠钗,都是家常曾经见二少奶奶佩戴过的。另外还有一只沉香木匣子,里头装着只西洋钟表,并一串九连环,还有几枚錾金的蝴蝶书签。都是闺阁中的寻常玩意儿,秦桑因为见着那錾金书签精致可爱,所以忍不住拿起来看了看。
“你要是喜欢,就拿回去做个念想。”
秦桑被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大少奶奶。她爬上楼来只是微微喘气,看到秦桑手里拿着书签,便说道:“你就把这盒子拿去吧。要按照旧式的规矩,也应该把她的东西分一分,给家里的各人做个纪念。只不过时日不太平,老爷子又病着,所以没人想起来。”
秦桑原也知道这样的规矩,反正盒子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大嫂既然这样说了,也算作是长者赐。于是点了点头,大少奶奶将梳妆台上的象牙梳子拿了,说道:“我就要这个,回头再叫人来把二少奶奶的东西清一清,给各房送去一点儿。唉……可怜她……”说到这里,大少奶奶不由得又叹了口气。
秦桑知道大少奶奶当家,还有很多杂事要忙,所以快吃中午饭的时候,她就回到自己院子里去了。这次虽然易连怡将她扣在府里,不过大约他也知道她是插翅难飞,所以虽然拨了几个佣人来服侍她,但也并不监视她的行动。
秦桑回到自己院子里,又回头望二少奶奶的那座小楼,只觉得青松环绕,一角飞檐。原来妯娌之间,也曾这样近在咫尺,却不曾相知相见,没想到两个人却原来是殊途同归。只不知道彼时二少奶奶的心境,到底又是何样一番情形。
她在府中无事,从书架上拣了易连恺的旧书来读。易连恺虽然不学无术,但是家教甚严,更兼易氏富可敌国,所以藏书甚丰,连易连恺这样的公子哥儿,都收着好几本宋版书,更有明代仿黄善夫的刻本,校勘极精,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她看了半卷旧书,忽然闻到淡淡的香气,正是上好沉水的独有香味。心想这屋子里又没有焚香,怎么会有沉水香的气味呢?略一凝神,却看到自己从二少奶奶屋子里带出来的那个匣子,正放在桌子上,原来这匣子是上好的沉香木所制,初时不觉,此时心静下来,便闻到一阵阵的幽香袭人。
二少奶奶素来也是个精雅的人物,所以才在器皿上如此用心吧。她想到这里,不由又微微叹了口气,随手拿了枚书签夹到书中,然后检点盒子里的西洋表,因为多日不上弹簧,早已经不走了,而那套九连环,虽然是白铜所制,因为久久不玩的缘故,也生了暗绿色的铜锈。她把九连环拿出来解了一会儿,看着沉香木盒子里雕刻的蝴蝶,极是栩栩如生。阳光从镂空的盒子背面穿过来,映在桌面上,便是一只只蝴蝶的影子,光影欲动,蝴蝶亦薄翅欲飞,仿佛手一触,便要展翼飞去一般。她看着这花纹的倒影,突然心中一动,将盒子里的杂物统统倒了出来,果然在盒子底部,有一个蝴蝶印记,刻在木头底下,仿佛只是装饰的花纹。
她将那些錾金的蝴蝶书签一一比试,试到不知道第几枚,正好是严丝合缝,恰恰地嵌了进去,便如同打造好的一枚钥匙一样。秦桑心下早猜着了三四分,见书签放入之后盒底平滑如镜,于是她左右触摸,最后不知道触到哪里的机关,只听“咔嚓”一声,暗盒终于弹出来了。
近黄昏时分下了一场雨,所以很早就开了电灯。檐头的雨声渐渐地低微下去,却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上房里服侍的钱妈挑起帘子,向屋子里说道:“大少奶奶,三少奶奶来了。”
帘子打起,外头的雨雾寒气便向人无声袭来,仿佛一场无形的薄雾,大少奶奶站起来,只见外头的雨仍旧下得如烟似雾,院子里本种了不少树,越发显得暮霭沉沉。一个女仆原本替秦桑撑着雨伞,此时在廊下正收起伞来,屋子里橙色的电灯光映在伞上,伞面细密的水珠仿佛笼上一层彩虹的霓色。大少奶奶看秦桑穿着一件墨绿色的斗篷,里头不过一件织金夹棉旗袍,不由道:“眼看着晚上冷起来,三妹怎么穿得这样单薄?若是衣裳不够,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秦桑却摇了摇头,大少奶奶只道她是来同自己一起吃晚饭的,便笑道:“今儿晚上可没什么好东西给你吃,今天是十五,我吃全斋。”秦桑因见桌子上搁着一只海碗,正对着电灯底下,极是醒目,她原本带着几分愁容病态,此时顿了一顿,方才问:“大嫂在忙什么呢?我可是扰到大嫂了?”
“在给燕窝挑毛。”大少奶奶笑着说,“你来得正好,我眼睛都要挑花了,正打算歇歇。”
秦桑见那海碗里头,果然是发的燕窝,旁边搁着一把小银镊子,再旁边却是一张细棉纸,上头有星星点点,是挑出来的燕子毛和黑灰碎屑。秦桑因道:“大嫂还自己弄这个,何不叫厨房弄了去。”
大少奶奶说道:“厨房的那些人,哪怕千叮万嘱,总不会有自己挑了干净。”
秦桑不由得说道:“大嫂对大哥真是好,时时处处都这样用心。”
大少奶奶却笑了笑,说道:“这个倒不是给他炖的,是给老爷子炖的呢。”
秦桑听得她这样说,不由得怔了一怔。大少奶奶说道:“你大哥常年吃药,不能吃燕窝这些东西,大夫说老爷子那个病,吃燕窝倒是有益处的,所以我叫厨房总给老爷子炖一蛊,左右到了这晚上,我也没什么事情,怕他们弄得不干净,就自己挑挑得了。”
秦桑道:“大嫂对家里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好。”她这句话倒是肺腑之言,因为她两次被拘在易家老宅,大少奶奶都对她一如既往,照拂都甚是周到,所以不免有此感叹,稍停了停,又说,“大嫂对我也一直这样好。”
大少奶奶又笑了笑,说道:“这家是我的家,家里每个人都是我的亲人,像你,是我妹妹,我怎么能对你不好?”
秦桑因为心绪烦乱,并没有回答她的话。不过她的人却不知不觉就坐下来,随手拿起那镊子,挑出燕窝里的杂质。却听大少奶奶说:“你们都是新时代的人,受的都是新思想,新教育,我一个没脚蟹,做不了什么大事,把家里照顾好,也是我的本分。”
秦桑听她这样说,无端端一阵难过,岔开话,随口问:“我倒从来不知道,大嫂是怎么认识大哥的?”
大少奶奶听她这样问,倒难得地红了脸,想了一想才说道:“那会儿我还小呢,你大哥也才十几岁。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也是常常见面的。有天下午,我去园子里折梅花,小时候顽皮得很呢,非得自己爬到树上去。丫鬟老妈子围了一堆,我却偏不肯下来,结果正在那里闹哄哄的,你大哥走进来,说,妹妹,你快下来吧,可别摔着。那时候他就跟我自己的哥哥一样……”她说着话的时候,脸上满是红晕,眼中依稀乃是向往之色,显然那一段日子,是她此生之中,最好的一段时光。
秦桑轻声道:“倒没有想过,大嫂小时候还挺调皮的。”
大少奶奶说:“小时候谁没三分顽性,说到调皮,二妹妹才是真调皮。”
她陡然提到二少奶奶,秦桑心里不由得一跳,神色微变。大少奶奶却浑然未觉,只顾着说下去:“二妹比二弟只小一岁,跟三弟倒是同岁,小时候两家常来往的,他们三个到了一处,那才叫鸡犬不宁。我记得有年老爷子生辰,府里唱堂会戏。二妹妹随着亲家太太也在这里做客,那会儿她也才十二三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跑到后台去了,偏生将那髯口卡在脑门子上,穿了件白袍子去唬三弟,把三弟吓了一大跳,从假山上跌下来,正好把后脑勺撞在了山石凳子上,伤口足足有一寸来长,那血流得啊……只差没有把阖府上下的人都吓死。到现在三弟头上还有个疤呢,叫头发挡住了看不见。眼看着他头破血流,大家慌得找大夫,把二妹妹也给吓坏了,一直哭得脸都肿了。”大少奶奶一边说一边笑,“小时候真是十足的淘气,后来二妹妹好一阵子不肯到家里来玩,我们还常常说笑话,说三弟倒反过来把人家给吓着了。”
她因为见秦桑脸色苍白,不由得问:“三妹妹,你是不是冷啊?”一边就叫,“钱妈,给三少奶奶拿件棉衣来。”钱妈答应着,没一会儿果然拿了件棉衣来,大少奶奶笑着说:“这是我的衣裳,三妹要是不嫌弃,披一披吧。”
秦桑披着衣裳坐在那里,看大少奶奶手腕上笼着的佛珠,出了一会儿神,又说:“二哥也真是一个绝情的人,二嫂没了,他一走这么些日子,半分消息都没有,指不定二嫂的事情,他都不知道。”
大少奶奶说:“依着我说,亲兄弟几个,还闹什么啊?老三也真是,非把老二给逼走。老二好些事情是做得不对,但毕竟是一家子人,何必闹笑话给外人看。这次老大叫他去接老二,我看很好,自己兄弟,何必呢。况且老爷子病成这样,家里人心惶惶的,若是自己兄弟再折腾,白让外人瞧笑话。”
秦桑打起精神来,问:“二嫂家里可还有什么人,我真想去看看。”
大少奶奶说道:“亲家太太还在,不过亲家老爷前年就过世了,自从二妹妹出了事,亲家太太说一直病在床上,很不好呢。我前阵子刚打发人去看过,说是痰症,也只是拖日子罢了。”
秦桑便道:“那烦大嫂跟大哥说声,我想去瞧瞧亲家太太,不知道成不成?”
大少奶奶笑道:“你去瞧亲家太太,干吗还要跟他说啊?”
秦桑笑了笑,说道:“大哥居长,现下父亲病着,他是一家之主,当然应该禀告他一声。”
大少奶奶笑道:“就你最见外,你想要出去,直接告诉号房给准备车子就是了,还闹这样的虚文。”
秦桑道:“还是告诉大哥一声的好。”
大少奶奶见她这般坚持,不由得十分意外,秦桑听外面风雨之声不断,慢慢叹了口气,说道:“这雨只怕是停不了了。”
大少奶奶见她的样子,只当她是牵挂易连恺,不由得抿嘴一笑,安慰她说:“放心吧,过阵子三弟就回来了。”
秦桑慢慢地笑了一笑,说道:“天都黑了,我得回去了。”
大少奶奶说:“天气冷,又下雨,我就不留你坐了。”又说,“这件衣服你要是不嫌弃,先穿着就是,这么冷,你倒连件皮毛衣裳都不穿,回头看冻出毛病来。”你这阵子胃口也不好,我这里吃斋,就不给你送菜过去,你若是要什么吃的,尽管打发人去厨房。反正厨房里是一整夜不熄火的,这是在自己家里,还不得自己自在,那也太见外了。”
秦桑说道:“谢谢大嫂。”仍旧是老妈子撑了伞,送她回房去。她走出来站在廊下,等着老妈子撑伞,此时天早已经黑下来,风吹过树叶之间,却是一片沙沙的声音,树叶上本来积满了雨水,纷纷扬扬地落地,倒好似一场骤雨。春寒料峭,到了晚间,风雨更似砭人刺骨,大少奶奶站在门口,看秦桑扶了老妈子跚跚而去,一直走出了院门,再看不见了,方才进来。
她吃过了素斋,重新洗净了手,又做了一个时辰的功课,忽然听到钱妈在外头唤了声:“大少奶奶。”她一本经正好念完,于是将佛珠搁在案头供好,这才站起身来,问:“什么事?”
钱妈说:“跟着三少奶奶的何妈来了,说三少奶奶身上有些不大好,大少奶奶是不是去看看?”
大少奶奶不由道:“刚才不是好好的,怎么这会子就病了?我这就去看看。”
她是个小脚,行走不便,好在易家原是旧宅子翻新,一路的抄手游廊,走到秦桑住的院子里,只见里外静悄悄的,青石板的院子里积满了水,这里门廊下原本悬着一盏灯,因为灯泡不大,晕黄的光照着青石板上的积水,越发显得安静如潭。钱妈待要说话,大少奶奶已经自己掀起帘子,先叫了一声:“三妹。”
秦桑本来睡在床上,恍惚听见大少奶奶的声音,于是挣扎着要起来,大少奶奶已经走进来了,看她正穿鞋,便拦着不让她起来,说:“快躺着吧,我本来是来看你,若折腾得你回头再受了凉,又是何苦。”
她们一边说话,何妈就上前来,替秦桑将另一床被子卷了卷,搁在她身后,秦桑半倚半靠着,对几个... -->>
易家的这花园,她亦是许久不曾来了。上次还是易连慎将她扣在府里的时候,频频在花园设宴。现在春寒料峭的天气,与当时残秋之时,自然另有一番风景。大少奶奶虽然认识几个字,可当年读的是四书五经,跟念西洋学堂出来的秦桑,却也无甚好说的。两个人在花园里走了一走,远远看见虎皮墙外一角飞楼,掩映在几株青松后头,秦桑忽然想起什么来。大少奶奶看她看着那小楼,也不禁叹了口气,说道:“老二媳妇就是气性大,说实话老二也真对不住她。自己兄弟闹意气,也没有多大的事情,却把她独自抛在府里,一走了之。二少奶奶那性子,唉……”
秦桑想起当初二少奶奶寻了短见,自己还曾经对易连恺的所作所为颇不以为然。现在自己这情形,与当初二嫂又有何分别?只怕易连恺一去难回,而自己在这里,也熬不过去。
大少奶奶哪知道她的心思,只当她是伤感妯娌情分,所以拉一拉她的手,对她说道:“现在二少奶奶的灵堂还设在那里,要不你去鞠个躬,也算是不枉当初咱们的情分。”
这句话正说到秦桑心坎上,她便说道:“那正是好,烦大嫂陪我一起去吧。”
大少奶奶点点头,说道:“这几天外头又是兵荒马乱的,我也想去给二妹妹烧炷香。”
她们两个便沿着青砖小径走出园去,绕到从前二少奶奶所居的小楼前,只见院门虚掩,院中几株松柏青翠满目,仿佛乌云似的,压得整间院子里都几乎没有阳光。院子里本是青石板漫地,落了些许淡黄色的松针,并两三只松果。旁边石阶上已经生了青苔,昨天夜里下过的雨,兀自在石板上留着水痕,静悄悄的,几乎连一丝声音都听不见,只有小楼檐头的铜铃,被风吹着,当啷、当啷……秦桑看到这种情形,倒仿佛进了山间古寺一般。大少奶奶说道:“几天不来,下人都偷懒,这院子里都没人打扫。”
秦桑说道:“不扫也好,反正松针也是洁静之物。”
大少奶奶信佛,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她毕竟是个长嫂,所以秦桑走在前头,推开了楼门。屋子里面倒还挺干净,雪白的帐幔簇围着,一点太阳光从南边窗子里照进来,无数飞尘在空中打着旋。灵位前除了供着几样果蔬,还点着一盏长明灯。她们推门进来,油灯的火苗微微摇晃,几乎就要灭了去。
大少奶奶说道:“这些人真是,院子不扫也罢了,灵前竟然也没有人照料。”便去净了手,亲自替灯里添了油。然后方才去拈了一炷香,点燃了插在灵前的香炉里。
秦桑也拈了一炷香,默默地鞠了一躬。
大少奶奶本来是个小脚,走了这半晌却也累了。灵前的火盆旁放着一张大圈椅,原来是守灵的时候烧纸坐的,此时她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说道:“二妹妹恕我不敬,得坐下来歇歇了。”她在那圈椅上坐下来,就招呼秦桑也坐。秦桑见旁边放着一大篮折好的元宝锡纸,便蹲下来,向火盆中焚了些元宝。大少奶奶看她给二少奶奶烧纸,也忍不住伤感,说道:“当初二妹妹进门的时候,那情形我还记得。那时候大帅正在外头打仗,乱得不得了,原本是想等平静一些,再来办婚事。可是二妹妹听见说二弟要往前线去,立时就要办婚事。那时候家里还是六姨当家,六姨说,正在打仗,老爷子又不在家里,连铁路都不通,诸如聘礼之类的好些东西,都没法买去,可不能这样草率,只怕委屈了人家。但是二妹妹托人捎了话来,说不为别的,就正因为是在打仗,所以才想此时过门。她虽然没说,但家里人都明白,她这是要和易家同生共死的意思。所以老爷子特意拍了电报回来,命二弟成了亲再往营里去。后来老爷子一直跟我念叨,说虽然二妹是个千金小姐,可是为人真是有义气的。”
这些事情,秦桑从前倒是不知道的。不过现在听见,红颜早已经化作一抔黄土,从前的那些事,或许也只有这位不解世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嫂子念叨念叨了。她看着元宝焚化的火光,渐渐冒起一缕缕的青烟,心里在想,自己在这里替二少奶奶烧着纸钱,将来替自己烧着纸钱的,却不知又是谁了。
大少奶奶哪里知道她的心思,只管说:“老二也真是狠心,自己扔蹦一走,二少奶奶纵然刚强,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她说到这里,秦桑可巧被那火盆里的青烟呛着了,只是一顿咳嗽,大少奶奶便说道,“烧点钱是个意思罢了,亡人也不会嫌多嫌少。你别老蹲在那里,回头火星子烧着衣裳。”
秦桑被那阵烟一熏,咳得连眼圈儿都红了。听见大少奶奶这样说,便站起身来,掸了掸旗袍上的灰,说道:“当时我若是多劝劝二嫂,或许不会出这样的事情,唉……”
大少奶奶说道:“她自个儿想不开,劝也是无用,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了。”秦桑道:“我倒想到楼上二嫂屋子里看看,尽个心罢了。”大少奶奶是个小脚,最懒怠爬楼,听到此话不免踯躅。秦桑就劝她在楼下坐着,说道:“我也只是上去瞧一眼,也算是姐妹一场。”
大少奶奶点点头,说道:“那你上去吧,我就在这里等你。”
秦桑便上楼去,这座西洋小楼,原是大理石的台阶,后来又铺了厚厚的织金地毯,只是这楼梯台阶,又窄又高,而太阳光从底上照下来,更显得这台阶似乎高耸进未可知的一团光明里,像是西洋宗教画里的情景似的,又像是曾在梦里见过的情形。秦桑抬阶而上,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就像是猫一样,轻飘飘地落在地毯上,细细绵绵,几乎听不见。
她走到了二楼的楼梯口,记得原先二少奶奶的睡房是在右手第二个房间,于是穿过走廊走过去。走廊尽头却是蓝的天白的云,天光明媚,阳光如同澄澄的金粉,从窗口直撒进来。她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却发现这小楼的这扇窗,原来正对着自己和易连恺住的院子。从这么高看下去,那院子就像是一盆盆景。四面粉墙黛瓦,院子里的桂花树,后墙下的山石,落尽叶子的梧桐,还有点缀在阶下的萱草,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却颜色黯淡,仿佛一幅淡墨的白描。
风从袖子里灌过来,吹得她的衣摆忽啦啦直响。秦桑突然起了奇怪的念头,她往底下的青砖地看了看,终于抑住那种冲动。头晕目眩地靠在窗子边,虽然双眼微闭,可是太阳照在眼睛上,一片朦胧的红光。她睁开眼睛,看到远处盘旋的一群鸽子,无声、飞快地掠过天际,飞得远了。
二少奶奶住在这样的小楼上,只怕也是很孤寂的吧。易连慎忙于军政,常年应酬繁多,未免冷落了娇妻。秦桑从前跟家里的两个妯娌都并不亲近,此时走到这里来,倒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走进二少奶奶的梦境里,明明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可是心里却隐约觉得可怕。
她本来想看一看就下楼去的,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还是转回二少奶奶的睡房去。自从二少奶奶寻了短见之后,这里只怕就再也没有人来过了。屋子里的桌椅箱笼之上都落了一层淡淡的薄灰,床上的帐子一半挂在帐钗上,一半散了下来,空荡荡的那只帐钩就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秦桑看见北面有一面窗子开着,因为昨天下雨的缘故,所以溅进来的水打湿了地板,一小汪水痕摊在那里,倒像是窗子里漏进来的月色。而南边梳妆台上的脂粉,还有外国进口的香水,高高低低的玻璃瓶排列着,另外放着一把梳子,仿佛刚刚还有人坐在那里梳头一般。
她站在屋子里,心想原来这就是室迩人遐。
因为看着梳妆台,所以她就随手拉开了抽屉,只见抽屉里搁着几件珠钗,都是家常曾经见二少奶奶佩戴过的。另外还有一只沉香木匣子,里头装着只西洋钟表,并一串九连环,还有几枚錾金的蝴蝶书签。都是闺阁中的寻常玩意儿,秦桑因为见着那錾金书签精致可爱,所以忍不住拿起来看了看。
“你要是喜欢,就拿回去做个念想。”
秦桑被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大少奶奶。她爬上楼来只是微微喘气,看到秦桑手里拿着书签,便说道:“你就把这盒子拿去吧。要按照旧式的规矩,也应该把她的东西分一分,给家里的各人做个纪念。只不过时日不太平,老爷子又病着,所以没人想起来。”
秦桑原也知道这样的规矩,反正盒子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大嫂既然这样说了,也算作是长者赐。于是点了点头,大少奶奶将梳妆台上的象牙梳子拿了,说道:“我就要这个,回头再叫人来把二少奶奶的东西清一清,给各房送去一点儿。唉……可怜她……”说到这里,大少奶奶不由得又叹了口气。
秦桑知道大少奶奶当家,还有很多杂事要忙,所以快吃中午饭的时候,她就回到自己院子里去了。这次虽然易连怡将她扣在府里,不过大约他也知道她是插翅难飞,所以虽然拨了几个佣人来服侍她,但也并不监视她的行动。
秦桑回到自己院子里,又回头望二少奶奶的那座小楼,只觉得青松环绕,一角飞檐。原来妯娌之间,也曾这样近在咫尺,却不曾相知相见,没想到两个人却原来是殊途同归。只不知道彼时二少奶奶的心境,到底又是何样一番情形。
她在府中无事,从书架上拣了易连恺的旧书来读。易连恺虽然不学无术,但是家教甚严,更兼易氏富可敌国,所以藏书甚丰,连易连恺这样的公子哥儿,都收着好几本宋版书,更有明代仿黄善夫的刻本,校勘极精,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她看了半卷旧书,忽然闻到淡淡的香气,正是上好沉水的独有香味。心想这屋子里又没有焚香,怎么会有沉水香的气味呢?略一凝神,却看到自己从二少奶奶屋子里带出来的那个匣子,正放在桌子上,原来这匣子是上好的沉香木所制,初时不觉,此时心静下来,便闻到一阵阵的幽香袭人。
二少奶奶素来也是个精雅的人物,所以才在器皿上如此用心吧。她想到这里,不由又微微叹了口气,随手拿了枚书签夹到书中,然后检点盒子里的西洋表,因为多日不上弹簧,早已经不走了,而那套九连环,虽然是白铜所制,因为久久不玩的缘故,也生了暗绿色的铜锈。她把九连环拿出来解了一会儿,看着沉香木盒子里雕刻的蝴蝶,极是栩栩如生。阳光从镂空的盒子背面穿过来,映在桌面上,便是一只只蝴蝶的影子,光影欲动,蝴蝶亦薄翅欲飞,仿佛手一触,便要展翼飞去一般。她看着这花纹的倒影,突然心中一动,将盒子里的杂物统统倒了出来,果然在盒子底部,有一个蝴蝶印记,刻在木头底下,仿佛只是装饰的花纹。
她将那些錾金的蝴蝶书签一一比试,试到不知道第几枚,正好是严丝合缝,恰恰地嵌了进去,便如同打造好的一枚钥匙一样。秦桑心下早猜着了三四分,见书签放入之后盒底平滑如镜,于是她左右触摸,最后不知道触到哪里的机关,只听“咔嚓”一声,暗盒终于弹出来了。
近黄昏时分下了一场雨,所以很早就开了电灯。檐头的雨声渐渐地低微下去,却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上房里服侍的钱妈挑起帘子,向屋子里说道:“大少奶奶,三少奶奶来了。”
帘子打起,外头的雨雾寒气便向人无声袭来,仿佛一场无形的薄雾,大少奶奶站起来,只见外头的雨仍旧下得如烟似雾,院子里本种了不少树,越发显得暮霭沉沉。一个女仆原本替秦桑撑着雨伞,此时在廊下正收起伞来,屋子里橙色的电灯光映在伞上,伞面细密的水珠仿佛笼上一层彩虹的霓色。大少奶奶看秦桑穿着一件墨绿色的斗篷,里头不过一件织金夹棉旗袍,不由道:“眼看着晚上冷起来,三妹怎么穿得这样单薄?若是衣裳不够,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秦桑却摇了摇头,大少奶奶只道她是来同自己一起吃晚饭的,便笑道:“今儿晚上可没什么好东西给你吃,今天是十五,我吃全斋。”秦桑因见桌子上搁着一只海碗,正对着电灯底下,极是醒目,她原本带着几分愁容病态,此时顿了一顿,方才问:“大嫂在忙什么呢?我可是扰到大嫂了?”
“在给燕窝挑毛。”大少奶奶笑着说,“你来得正好,我眼睛都要挑花了,正打算歇歇。”
秦桑见那海碗里头,果然是发的燕窝,旁边搁着一把小银镊子,再旁边却是一张细棉纸,上头有星星点点,是挑出来的燕子毛和黑灰碎屑。秦桑因道:“大嫂还自己弄这个,何不叫厨房弄了去。”
大少奶奶说道:“厨房的那些人,哪怕千叮万嘱,总不会有自己挑了干净。”
秦桑不由得说道:“大嫂对大哥真是好,时时处处都这样用心。”
大少奶奶却笑了笑,说道:“这个倒不是给他炖的,是给老爷子炖的呢。”
秦桑听得她这样说,不由得怔了一怔。大少奶奶说道:“你大哥常年吃药,不能吃燕窝这些东西,大夫说老爷子那个病,吃燕窝倒是有益处的,所以我叫厨房总给老爷子炖一蛊,左右到了这晚上,我也没什么事情,怕他们弄得不干净,就自己挑挑得了。”
秦桑道:“大嫂对家里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好。”她这句话倒是肺腑之言,因为她两次被拘在易家老宅,大少奶奶都对她一如既往,照拂都甚是周到,所以不免有此感叹,稍停了停,又说,“大嫂对我也一直这样好。”
大少奶奶又笑了笑,说道:“这家是我的家,家里每个人都是我的亲人,像你,是我妹妹,我怎么能对你不好?”
秦桑因为心绪烦乱,并没有回答她的话。不过她的人却不知不觉就坐下来,随手拿起那镊子,挑出燕窝里的杂质。却听大少奶奶说:“你们都是新时代的人,受的都是新思想,新教育,我一个没脚蟹,做不了什么大事,把家里照顾好,也是我的本分。”
秦桑听她这样说,无端端一阵难过,岔开话,随口问:“我倒从来不知道,大嫂是怎么认识大哥的?”
大少奶奶听她这样问,倒难得地红了脸,想了一想才说道:“那会儿我还小呢,你大哥也才十几岁。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也是常常见面的。有天下午,我去园子里折梅花,小时候顽皮得很呢,非得自己爬到树上去。丫鬟老妈子围了一堆,我却偏不肯下来,结果正在那里闹哄哄的,你大哥走进来,说,妹妹,你快下来吧,可别摔着。那时候他就跟我自己的哥哥一样……”她说着话的时候,脸上满是红晕,眼中依稀乃是向往之色,显然那一段日子,是她此生之中,最好的一段时光。
秦桑轻声道:“倒没有想过,大嫂小时候还挺调皮的。”
大少奶奶说:“小时候谁没三分顽性,说到调皮,二妹妹才是真调皮。”
她陡然提到二少奶奶,秦桑心里不由得一跳,神色微变。大少奶奶却浑然未觉,只顾着说下去:“二妹比二弟只小一岁,跟三弟倒是同岁,小时候两家常来往的,他们三个到了一处,那才叫鸡犬不宁。我记得有年老爷子生辰,府里唱堂会戏。二妹妹随着亲家太太也在这里做客,那会儿她也才十二三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跑到后台去了,偏生将那髯口卡在脑门子上,穿了件白袍子去唬三弟,把三弟吓了一大跳,从假山上跌下来,正好把后脑勺撞在了山石凳子上,伤口足足有一寸来长,那血流得啊……只差没有把阖府上下的人都吓死。到现在三弟头上还有个疤呢,叫头发挡住了看不见。眼看着他头破血流,大家慌得找大夫,把二妹妹也给吓坏了,一直哭得脸都肿了。”大少奶奶一边说一边笑,“小时候真是十足的淘气,后来二妹妹好一阵子不肯到家里来玩,我们还常常说笑话,说三弟倒反过来把人家给吓着了。”
她因为见秦桑脸色苍白,不由得问:“三妹妹,你是不是冷啊?”一边就叫,“钱妈,给三少奶奶拿件棉衣来。”钱妈答应着,没一会儿果然拿了件棉衣来,大少奶奶笑着说:“这是我的衣裳,三妹要是不嫌弃,披一披吧。”
秦桑披着衣裳坐在那里,看大少奶奶手腕上笼着的佛珠,出了一会儿神,又说:“二哥也真是一个绝情的人,二嫂没了,他一走这么些日子,半分消息都没有,指不定二嫂的事情,他都不知道。”
大少奶奶说:“依着我说,亲兄弟几个,还闹什么啊?老三也真是,非把老二给逼走。老二好些事情是做得不对,但毕竟是一家子人,何必闹笑话给外人看。这次老大叫他去接老二,我看很好,自己兄弟,何必呢。况且老爷子病成这样,家里人心惶惶的,若是自己兄弟再折腾,白让外人瞧笑话。”
秦桑打起精神来,问:“二嫂家里可还有什么人,我真想去看看。”
大少奶奶说道:“亲家太太还在,不过亲家老爷前年就过世了,自从二妹妹出了事,亲家太太说一直病在床上,很不好呢。我前阵子刚打发人去看过,说是痰症,也只是拖日子罢了。”
秦桑便道:“那烦大嫂跟大哥说声,我想去瞧瞧亲家太太,不知道成不成?”
大少奶奶笑道:“你去瞧亲家太太,干吗还要跟他说啊?”
秦桑笑了笑,说道:“大哥居长,现下父亲病着,他是一家之主,当然应该禀告他一声。”
大少奶奶笑道:“就你最见外,你想要出去,直接告诉号房给准备车子就是了,还闹这样的虚文。”
秦桑道:“还是告诉大哥一声的好。”
大少奶奶见她这般坚持,不由得十分意外,秦桑听外面风雨之声不断,慢慢叹了口气,说道:“这雨只怕是停不了了。”
大少奶奶见她的样子,只当她是牵挂易连恺,不由得抿嘴一笑,安慰她说:“放心吧,过阵子三弟就回来了。”
秦桑慢慢地笑了一笑,说道:“天都黑了,我得回去了。”
大少奶奶说:“天气冷,又下雨,我就不留你坐了。”又说,“这件衣服你要是不嫌弃,先穿着就是,这么冷,你倒连件皮毛衣裳都不穿,回头看冻出毛病来。”你这阵子胃口也不好,我这里吃斋,就不给你送菜过去,你若是要什么吃的,尽管打发人去厨房。反正厨房里是一整夜不熄火的,这是在自己家里,还不得自己自在,那也太见外了。”
秦桑说道:“谢谢大嫂。”仍旧是老妈子撑了伞,送她回房去。她走出来站在廊下,等着老妈子撑伞,此时天早已经黑下来,风吹过树叶之间,却是一片沙沙的声音,树叶上本来积满了雨水,纷纷扬扬地落地,倒好似一场骤雨。春寒料峭,到了晚间,风雨更似砭人刺骨,大少奶奶站在门口,看秦桑扶了老妈子跚跚而去,一直走出了院门,再看不见了,方才进来。
她吃过了素斋,重新洗净了手,又做了一个时辰的功课,忽然听到钱妈在外头唤了声:“大少奶奶。”她一本经正好念完,于是将佛珠搁在案头供好,这才站起身来,问:“什么事?”
钱妈说:“跟着三少奶奶的何妈来了,说三少奶奶身上有些不大好,大少奶奶是不是去看看?”
大少奶奶不由道:“刚才不是好好的,怎么这会子就病了?我这就去看看。”
她是个小脚,行走不便,好在易家原是旧宅子翻新,一路的抄手游廊,走到秦桑住的院子里,只见里外静悄悄的,青石板的院子里积满了水,这里门廊下原本悬着一盏灯,因为灯泡不大,晕黄的光照着青石板上的积水,越发显得安静如潭。钱妈待要说话,大少奶奶已经自己掀起帘子,先叫了一声:“三妹。”
秦桑本来睡在床上,恍惚听见大少奶奶的声音,于是挣扎着要起来,大少奶奶已经走进来了,看她正穿鞋,便拦着不让她起来,说:“快躺着吧,我本来是来看你,若折腾得你回头再受了凉,又是何苦。”
她们一边说话,何妈就上前来,替秦桑将另一床被子卷了卷,搁在她身后,秦桑半倚半靠着,对几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