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崛起之宋末称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时期,武将最高官职便是太尉,也就是正二品大员。如果想要再晋升从一品、正一品,需要武将立下赫赫战功方可得到赐封爵位,由此进入一品大元。奈何,北宋当权者都重文轻武,以致于武将无一人受封爵位,故而高俅身居太尉之职,已是武将最高官职。
赵构爵位是郡王,从二品,又得到知枢密院事职位,正二品,算是晋升了。与高太尉平起平坐,同朝为官。只不过年仅十二岁,就成为当朝二品大员,让一些再官场摸滚打爬十几年的大臣心里有些不平衡,又无可奈何,谁让赵构的父亲是皇上。
宋徽宗要想平衡朝中势力,必须扶持另外一股势力,不能让高俅继续为所欲为。虽然在朝堂上,众臣恭敬地称呼他皇上,心里俨然没有他的位置,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内心愤怒不已。
当初,赵构也知道自己年纪大小,进入朝堂之上必定有人反对。宋徽宗也知道这件事比较难办,他们父子两人商议过后,决定杀鸡儆猴。王尚书出面反对赵构为官,无可厚非,只可惜他背后的靠山是高俅,又得到他的指使,他们两人的小动作,都被宋徽宗看在眼里,才引来杀身之祸。
众人看见宋徽宗毫不犹豫的斩杀王尚书,心知肚明广平郡王赵构为官之路无人能够阻挡,以宋徽宗展现出来的态度,就猜到一切都是早有预谋,王尚书的死成就了赵构,也向大臣敲响了警钟,他才是皇上,生杀大权在他手中。
退朝后,高俅、赵桓两人都阴沉着脸,众人纷纷退出大殿,回到自己的府上。与此同时,高俅、赵桓等人回到了代王府,高俅是赵恒最有力的支持者,数次提议让他成为太子,故而赵恒与高俅来往甚密。
赵桓一掌拍在案桌上,怒气冲冲地说道:“父皇这是明显借助老九的力量平衡朝中势力,父皇自始至终将老九视为皇位继承者。本王以为高枕无忧,不曾想九年后,老九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还成为枢密院使,位列二品大员,就算本王是王爷,是皇长子又如何,在父皇眼里只有老九一个。”
高俅若有所思,低声道:“王爷少安毋躁,事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还有机会赢回一局。只要皇上一日不立太子,我们还有机会。按照旧制,皇太子皆是嫡长子,王爷乃是嫡长子,就算广平郡王有再大的权力,也无法撼动您的地位,再说朝中大臣有过半都是我们这一边,还有一部分中立,只有寥寥数人反对,而他们又不在朝中,对我们来说,我们还是占据绝对优势,不可自乱阵脚。”
赵桓焦急万分,坐立不安道:“高太尉,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桓也不是傻瓜,他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意为之,将他这个嫡长子置之不理。赵构年仅十二岁,就成为朝中重臣,位居二品大员;相比之下,他这个嫡长子却相形见绌,身无要职,只是徒有虚名,哪怕大臣称呼他为王爷,也是一个手中没有权力地闲散王爷。
长此下去,赵桓梦寐以求的皇位就不保可。太平时代身为嫡长子,赵桓想要皇位;战乱时代,敬而远之,以性命为重。赵桓也不是傻子,宋徽宗明显偏袒赵构,他如何看不出,怕是朝中大臣无一人不知宋徽宗的心意。如果立赵桓为太子,宋徽宗都有可能废掉他太子之位,也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高俅气定神闲道:“王爷莫要着急,以免自乱阵脚!虽然广平郡王担任此次武举考试的主考官,不要忘记,另外三人皆是我的人,到时... -->>
北宋时期,武将最高官职便是太尉,也就是正二品大员。如果想要再晋升从一品、正一品,需要武将立下赫赫战功方可得到赐封爵位,由此进入一品大元。奈何,北宋当权者都重文轻武,以致于武将无一人受封爵位,故而高俅身居太尉之职,已是武将最高官职。
赵构爵位是郡王,从二品,又得到知枢密院事职位,正二品,算是晋升了。与高太尉平起平坐,同朝为官。只不过年仅十二岁,就成为当朝二品大员,让一些再官场摸滚打爬十几年的大臣心里有些不平衡,又无可奈何,谁让赵构的父亲是皇上。
宋徽宗要想平衡朝中势力,必须扶持另外一股势力,不能让高俅继续为所欲为。虽然在朝堂上,众臣恭敬地称呼他皇上,心里俨然没有他的位置,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内心愤怒不已。
当初,赵构也知道自己年纪大小,进入朝堂之上必定有人反对。宋徽宗也知道这件事比较难办,他们父子两人商议过后,决定杀鸡儆猴。王尚书出面反对赵构为官,无可厚非,只可惜他背后的靠山是高俅,又得到他的指使,他们两人的小动作,都被宋徽宗看在眼里,才引来杀身之祸。
众人看见宋徽宗毫不犹豫的斩杀王尚书,心知肚明广平郡王赵构为官之路无人能够阻挡,以宋徽宗展现出来的态度,就猜到一切都是早有预谋,王尚书的死成就了赵构,也向大臣敲响了警钟,他才是皇上,生杀大权在他手中。
退朝后,高俅、赵桓两人都阴沉着脸,众人纷纷退出大殿,回到自己的府上。与此同时,高俅、赵桓等人回到了代王府,高俅是赵恒最有力的支持者,数次提议让他成为太子,故而赵恒与高俅来往甚密。
赵桓一掌拍在案桌上,怒气冲冲地说道:“父皇这是明显借助老九的力量平衡朝中势力,父皇自始至终将老九视为皇位继承者。本王以为高枕无忧,不曾想九年后,老九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还成为枢密院使,位列二品大员,就算本王是王爷,是皇长子又如何,在父皇眼里只有老九一个。”
高俅若有所思,低声道:“王爷少安毋躁,事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还有机会赢回一局。只要皇上一日不立太子,我们还有机会。按照旧制,皇太子皆是嫡长子,王爷乃是嫡长子,就算广平郡王有再大的权力,也无法撼动您的地位,再说朝中大臣有过半都是我们这一边,还有一部分中立,只有寥寥数人反对,而他们又不在朝中,对我们来说,我们还是占据绝对优势,不可自乱阵脚。”
赵桓焦急万分,坐立不安道:“高太尉,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桓也不是傻瓜,他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意为之,将他这个嫡长子置之不理。赵构年仅十二岁,就成为朝中重臣,位居二品大员;相比之下,他这个嫡长子却相形见绌,身无要职,只是徒有虚名,哪怕大臣称呼他为王爷,也是一个手中没有权力地闲散王爷。
长此下去,赵桓梦寐以求的皇位就不保可。太平时代身为嫡长子,赵桓想要皇位;战乱时代,敬而远之,以性命为重。赵桓也不是傻子,宋徽宗明显偏袒赵构,他如何看不出,怕是朝中大臣无一人不知宋徽宗的心意。如果立赵桓为太子,宋徽宗都有可能废掉他太子之位,也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高俅气定神闲道:“王爷莫要着急,以免自乱阵脚!虽然广平郡王担任此次武举考试的主考官,不要忘记,另外三人皆是我的人,到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