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闲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8章
李元婴这折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李元婴画得如何就不说了,要紧的是,后头还附上了户县出资者的名单,等同于提前让他们在李二陛下等人那边露了把小脸。若是寻常县令,即便上书也不一定能上达天听,但李元婴不一样,他可是李二陛下的亲弟弟,还是李二陛下最偏爱的那个,他的折子哪怕是废话李二陛下都会单独拎出来看看。
事实证明,这确实全是废话,李元婴在折子上说的事朝廷上下有耳朵的人都听说了,剩下的部分全是“陛下您怎么怎么牛逼,百姓怎么怎么爱戴您”,全篇都在诠释一件事:如何把马屁拍得浑然天成。
但凡经手过的人,没有一个没被李元婴恶心到的。这小子怎么就能这么无耻呢?别人说出来会臊红脸的话,他不要钱一样往折子上堆,还换了好几拨人的名义一通瞎夸,直把他皇兄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千万年来独一份的英明君主!最要紧的是,他还不用自己的话来夸,他为表真实,把乡老的口音都写进折子里了,把一干百姓夸人的淳朴口吻写得活灵活现。
李元婴不要脸也罢了,可怕的是,长孙无忌他们发现,李二陛下竟很是受用,他甚至还比李元婴想得更长远。因为他无意间和长孙无忌露了口风:“不知他说把路修到泰山,是不是也是打这个主意。”
这可真的把长孙无忌惊到了,李元婴还好说,他还小,觉得钱就是用来花着玩的,撺掇起别人花钱来那是一点都没有负罪感,事情办成了心里美得很。但是李二陛下可是一国之君,他怎么能打别人钱袋子的主意?还想着叫人给他修路铺桥到泰山,那得多少个户县才能凑起来?又不是天底下的县城都像京畿这些富县一样富庶,真当哪儿的人都能眼也不眨地拿出一笔钱来给你修路铺桥造行宫?
见苗头不对,长孙无忌赶紧劝李二陛下不能做这种落人口实的事。你这么辛苦才立起来的明君形象,不能因为这些小钱小利让后人笑话。
李二陛下没说什么,只说自己心里有数。
长孙无忌瞧着觉得李二陛下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
长孙无忌寻了个由头去找魏征,隐晦地提及李二陛下可怕的想法。
魏征慢腾腾地道:“我年初病了一场。”
长孙无忌道:“不是已经好了吗?”
魏征还是慢腾腾地回应:“时好时不好,人老了就是这样,病起来容易,好起来难,我也没法子。”
长孙无忌气结。
这老魏自打有了那么一个孙女婿,行事越来越令人牙痒了。
早些年他女儿也嫁给了宗室亲王,怎么没见他这样护着?
魏征慢腾腾地走了,留长孙无忌一个人在那生气。这事魏征才不掺和,李元婴是在宰大户,又不是在宰百姓,要是有人把这事转嫁到百姓头上,他自然会站出来弹劾。至于长孙无忌这些人会不会被宰,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李元婴那边写完折子就抛诸脑后,还不晓得他皇兄因为他逼捐行宫的创举又把心思转到了泰山上。能搞的事都搞完了,李元婴又开始到底下去体察民风民情,有上回吴家村的案子在前,这次他没碰上什么糟心事,倒是天天被热情的百姓邀请去吃好吃的,吃得肚皮滚圆。
转眼到了热夏,李元婴觉得天气太热,便叫人把县衙事务送到渼陂湖边,自己每天临水办公,十分清凉。兴致来了,他还叫上三两善划船的儿郎带他泛舟湖上,聊度炎炎夏日。
太和宫的翻修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元婴只征调了一批人给他建滕王阁,其他建筑的翻修工作需要的人手全由出资的人自己想办法抽调。事实上给钱让人干活效率一点都不低,李元婴的滕王阁本是先开始建,要当示范用的,建着建着就落后了,别的亭台楼阁全都翻修得七七八八,他的滕王阁还在慢腾腾地建第三层。
人家滕王阁还没建好,众人自然也没好意思早早撤离,至少来干活的人都想多拿点钱,便又前前后后地想出不少新主意,看看能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新创新,把自己主家认领的亭台楼阁建得更有特色、更引人注目。
于是一干工匠全较上劲了,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无一处不细致,无一处不精美。各家也没意见,钱都花了,谁不想画得更值当?既然已经出了大头,他们就不省这一两天的工钱,绝不能叫别人抢了风头去,显得自己不尽心!
到夏天接近尾声时,李元婴的两种西瓜都能吃了,先种的个头大些,后种的个头小些。没人敢先切,按着戴亭教的方法每天扣一扣看熟透了没,等确定熟透了便摘下来送到李元婴面前让他切。
>
第138章
李元婴这折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李元婴画得如何就不说了,要紧的是,后头还附上了户县出资者的名单,等同于提前让他们在李二陛下等人那边露了把小脸。若是寻常县令,即便上书也不一定能上达天听,但李元婴不一样,他可是李二陛下的亲弟弟,还是李二陛下最偏爱的那个,他的折子哪怕是废话李二陛下都会单独拎出来看看。
事实证明,这确实全是废话,李元婴在折子上说的事朝廷上下有耳朵的人都听说了,剩下的部分全是“陛下您怎么怎么牛逼,百姓怎么怎么爱戴您”,全篇都在诠释一件事:如何把马屁拍得浑然天成。
但凡经手过的人,没有一个没被李元婴恶心到的。这小子怎么就能这么无耻呢?别人说出来会臊红脸的话,他不要钱一样往折子上堆,还换了好几拨人的名义一通瞎夸,直把他皇兄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千万年来独一份的英明君主!最要紧的是,他还不用自己的话来夸,他为表真实,把乡老的口音都写进折子里了,把一干百姓夸人的淳朴口吻写得活灵活现。
李元婴不要脸也罢了,可怕的是,长孙无忌他们发现,李二陛下竟很是受用,他甚至还比李元婴想得更长远。因为他无意间和长孙无忌露了口风:“不知他说把路修到泰山,是不是也是打这个主意。”
这可真的把长孙无忌惊到了,李元婴还好说,他还小,觉得钱就是用来花着玩的,撺掇起别人花钱来那是一点都没有负罪感,事情办成了心里美得很。但是李二陛下可是一国之君,他怎么能打别人钱袋子的主意?还想着叫人给他修路铺桥到泰山,那得多少个户县才能凑起来?又不是天底下的县城都像京畿这些富县一样富庶,真当哪儿的人都能眼也不眨地拿出一笔钱来给你修路铺桥造行宫?
见苗头不对,长孙无忌赶紧劝李二陛下不能做这种落人口实的事。你这么辛苦才立起来的明君形象,不能因为这些小钱小利让后人笑话。
李二陛下没说什么,只说自己心里有数。
长孙无忌瞧着觉得李二陛下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
长孙无忌寻了个由头去找魏征,隐晦地提及李二陛下可怕的想法。
魏征慢腾腾地道:“我年初病了一场。”
长孙无忌道:“不是已经好了吗?”
魏征还是慢腾腾地回应:“时好时不好,人老了就是这样,病起来容易,好起来难,我也没法子。”
长孙无忌气结。
这老魏自打有了那么一个孙女婿,行事越来越令人牙痒了。
早些年他女儿也嫁给了宗室亲王,怎么没见他这样护着?
魏征慢腾腾地走了,留长孙无忌一个人在那生气。这事魏征才不掺和,李元婴是在宰大户,又不是在宰百姓,要是有人把这事转嫁到百姓头上,他自然会站出来弹劾。至于长孙无忌这些人会不会被宰,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李元婴那边写完折子就抛诸脑后,还不晓得他皇兄因为他逼捐行宫的创举又把心思转到了泰山上。能搞的事都搞完了,李元婴又开始到底下去体察民风民情,有上回吴家村的案子在前,这次他没碰上什么糟心事,倒是天天被热情的百姓邀请去吃好吃的,吃得肚皮滚圆。
转眼到了热夏,李元婴觉得天气太热,便叫人把县衙事务送到渼陂湖边,自己每天临水办公,十分清凉。兴致来了,他还叫上三两善划船的儿郎带他泛舟湖上,聊度炎炎夏日。
太和宫的翻修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元婴只征调了一批人给他建滕王阁,其他建筑的翻修工作需要的人手全由出资的人自己想办法抽调。事实上给钱让人干活效率一点都不低,李元婴的滕王阁本是先开始建,要当示范用的,建着建着就落后了,别的亭台楼阁全都翻修得七七八八,他的滕王阁还在慢腾腾地建第三层。
人家滕王阁还没建好,众人自然也没好意思早早撤离,至少来干活的人都想多拿点钱,便又前前后后地想出不少新主意,看看能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新创新,把自己主家认领的亭台楼阁建得更有特色、更引人注目。
于是一干工匠全较上劲了,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无一处不细致,无一处不精美。各家也没意见,钱都花了,谁不想画得更值当?既然已经出了大头,他们就不省这一两天的工钱,绝不能叫别人抢了风头去,显得自己不尽心!
到夏天接近尾声时,李元婴的两种西瓜都能吃了,先种的个头大些,后种的个头小些。没人敢先切,按着戴亭教的方法每天扣一扣看熟透了没,等确定熟透了便摘下来送到李元婴面前让他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