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吃人的制度(上)
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第一日不落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基视察完船厂后回到下榻的辰基集团名下四星级福来顺大酒店四品套房休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客户这个词的真实意义啊!老李,你这次和我一起来福州真是对了,实地调研深入群众在一线了解的才是真正的实情。那些花得起钱读书的二代级学生和有家族推荐的幸运儿是不可能告诉我们真实情况的。就算他们是福建路的地主也少有中户和下户出身的。我们这次来沿海收获巨大啊,原本印象中富庶繁荣的沿海地区竟然如此贫穷,除了少数种植经济作物的富裕地主和商人,农村基本没有几个土地超过百顷大地主。
在我们来之前有一点心理准备,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果然是农业社会到达土地饱和后的灾难性规律。再大的地主的家产也会因为生育子女过多而分家败落。你说人均不到三亩土地是怎么生存的。再怎么精耕细作也不可能产出养活一个人的粮食或产值啊。没有化肥、农药、良种、深加工技术和销售市场,贫瘠才土地出产的东西无法把人养胖,所以个个都是瘦的皮包骨头。有肌肉的精装男子无一不是地主家的子弟。客户和下户的穷困家庭基本都处于温饱线,不,是死亡线上。
如果出现旱灾和台风等严重灾害,光减产导致的粮价飞涨就会让至少五分之一的穷人饿死。没有土地就开山,耗费无数人力建设梯田,山地少水,地力贫瘠,竟然打出数百口深达数十米的深井来提水灌溉,用一切办法运土上山加厚土层。这种在把人力当成免费资源的环境就是人力资源畸形的堆积在农业上造成的价格扭曲。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辛苦劳作竟然赚不到50斗余粮,劳动供养率只有0.9到1.05。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能养活0.9个人,10个人的一年辛苦劳作只能养活9个人,至于那个剩下人则需要面临饿死、被国家或富户救济、逃荒、出海谋生路等艰难的选择。怪不得福建人有迁移海外的传统和习惯啊。想必就是人口密度首次达到环境承载上限的本朝形成的习惯吧。"
李飞拿出文泉整理的人口资料说道"整个福建路和两浙路都有很严重的人口下降,和我们看到的人口多的养不活自己完全相反的数据就是有鬼在吃人啊!"
李飞将一份福建路的户籍数和人口数总表交给李基对比。
李基花了数分钟看完了,眉头紧锁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我就是觉得两浙路和福建路的税收总数对不上我们的销售额比例,太低了。一户人口只有两个不到三个人,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自西汉编户齐民以后,历朝历代的数据就没有低于四个的。平均都在五到六口之间。户口统计中,口数与户数极不相称。这就是传说中的诡名子户,这种躲猫猫游戏漏掉了大量人口,自然也漏掉了无数人头税。"
"不单单是诡名子户吧?虽然两浙路数据显示平均十户才十五口人,但是成都府路的数据显示一户三口不是诡名子户导致的吧。诡名子户是普遍现象,但是东南地区的变态数据肯定不单单只是诡名子户导致的。我看不计算女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诡名子户只是大地主庇护不愿意承担繁重赋役的小户人家而做的一些避税手续。一个大户下面平均十几个小户很正常。但是这种花招解释不了户均人口这么低的问题。况且大地主所占的户籍数量极低,还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就算一户庇护三十户小户也不可能导致我们看到的在籍人口只有实际人口一半的奇观出现。"
"大地主家的人口肯定比小户人家要多,他们一户顶小户五六户的人口,但是在籍的可能从比例上要比小户低十倍。假如大地主家有一百人,十个小户家也有一百人。那么十个小户要承担差科劳役的有0个成年男丁,而大地主家可能只有两个人承担。"李飞争辩道。
"你的这个说法也没错,反面来说那些为了保证自己经济地位的中小地主,在土地兼并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不能给到中上层大地主的行列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就只有采取节育的办法维护其小地主的经济地位。如果不加限制地生儿育女,继承的财产越来越少,就会从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上跌落下来。这样看来,封建制度对中小地主家庭的人口有所影响,但是影响显然是不大的。
拿占总人口5%以上的客户来说,他们在承担缴纳给地主的的地租重压的同时,还要负担国家的劳役和人头税,自耕农还需要承担土地税。在这样沉重的压力下,他们为了找一条活路,不得不依附于大地主豪强之家,向他们交纳租税。"(未完待续)
李基视察完船厂后回到下榻的辰基集团名下四星级福来顺大酒店四品套房休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客户这个词的真实意义啊!老李,你这次和我一起来福州真是对了,实地调研深入群众在一线了解的才是真正的实情。那些花得起钱读书的二代级学生和有家族推荐的幸运儿是不可能告诉我们真实情况的。就算他们是福建路的地主也少有中户和下户出身的。我们这次来沿海收获巨大啊,原本印象中富庶繁荣的沿海地区竟然如此贫穷,除了少数种植经济作物的富裕地主和商人,农村基本没有几个土地超过百顷大地主。
在我们来之前有一点心理准备,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果然是农业社会到达土地饱和后的灾难性规律。再大的地主的家产也会因为生育子女过多而分家败落。你说人均不到三亩土地是怎么生存的。再怎么精耕细作也不可能产出养活一个人的粮食或产值啊。没有化肥、农药、良种、深加工技术和销售市场,贫瘠才土地出产的东西无法把人养胖,所以个个都是瘦的皮包骨头。有肌肉的精装男子无一不是地主家的子弟。客户和下户的穷困家庭基本都处于温饱线,不,是死亡线上。
如果出现旱灾和台风等严重灾害,光减产导致的粮价飞涨就会让至少五分之一的穷人饿死。没有土地就开山,耗费无数人力建设梯田,山地少水,地力贫瘠,竟然打出数百口深达数十米的深井来提水灌溉,用一切办法运土上山加厚土层。这种在把人力当成免费资源的环境就是人力资源畸形的堆积在农业上造成的价格扭曲。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辛苦劳作竟然赚不到50斗余粮,劳动供养率只有0.9到1.05。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能养活0.9个人,10个人的一年辛苦劳作只能养活9个人,至于那个剩下人则需要面临饿死、被国家或富户救济、逃荒、出海谋生路等艰难的选择。怪不得福建人有迁移海外的传统和习惯啊。想必就是人口密度首次达到环境承载上限的本朝形成的习惯吧。"
李飞拿出文泉整理的人口资料说道"整个福建路和两浙路都有很严重的人口下降,和我们看到的人口多的养不活自己完全相反的数据就是有鬼在吃人啊!"
李飞将一份福建路的户籍数和人口数总表交给李基对比。
李基花了数分钟看完了,眉头紧锁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我就是觉得两浙路和福建路的税收总数对不上我们的销售额比例,太低了。一户人口只有两个不到三个人,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自西汉编户齐民以后,历朝历代的数据就没有低于四个的。平均都在五到六口之间。户口统计中,口数与户数极不相称。这就是传说中的诡名子户,这种躲猫猫游戏漏掉了大量人口,自然也漏掉了无数人头税。"
"不单单是诡名子户吧?虽然两浙路数据显示平均十户才十五口人,但是成都府路的数据显示一户三口不是诡名子户导致的吧。诡名子户是普遍现象,但是东南地区的变态数据肯定不单单只是诡名子户导致的。我看不计算女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诡名子户只是大地主庇护不愿意承担繁重赋役的小户人家而做的一些避税手续。一个大户下面平均十几个小户很正常。但是这种花招解释不了户均人口这么低的问题。况且大地主所占的户籍数量极低,还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就算一户庇护三十户小户也不可能导致我们看到的在籍人口只有实际人口一半的奇观出现。"
"大地主家的人口肯定比小户人家要多,他们一户顶小户五六户的人口,但是在籍的可能从比例上要比小户低十倍。假如大地主家有一百人,十个小户家也有一百人。那么十个小户要承担差科劳役的有0个成年男丁,而大地主家可能只有两个人承担。"李飞争辩道。
"你的这个说法也没错,反面来说那些为了保证自己经济地位的中小地主,在土地兼并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不能给到中上层大地主的行列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就只有采取节育的办法维护其小地主的经济地位。如果不加限制地生儿育女,继承的财产越来越少,就会从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上跌落下来。这样看来,封建制度对中小地主家庭的人口有所影响,但是影响显然是不大的。
拿占总人口5%以上的客户来说,他们在承担缴纳给地主的的地租重压的同时,还要负担国家的劳役和人头税,自耕农还需要承担土地税。在这样沉重的压力下,他们为了找一条活路,不得不依附于大地主豪强之家,向他们交纳租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