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dingdianbook.com,[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律明确规定了宵禁制度, 除非极度特殊的情况,不允许民众天黑出户。
即便这里是郊外,也不会有旅人选择冒着危险的黑夜赶路。因此这十几个撑着火把的不明人物几乎在冒头的瞬间便引起了三人的警觉, 将他们暂时归入追杀孙权那伙人的行列。
他们立即换了个方向, 往另一座山上跑去。哪知才上了半山腰,又看见山脚下有十数个火光闪动。
郑平既然已在孙权面前卸去伪装, 便不会再跟他客气。
“若这些都是追踪孙将军的人马, 孙将军未免也太招人恨了一些。”
谢诸本就对孙权强拉自己下水的行为非常不满, 心中憋着怨气,听到郑平这话,立即顺着接茬,假意反驳郑平道:
“你懂得什么?孙将军魅力独到, 非我等可及。”
孙权虽善于隐忍,却不是个爱隐忍的人。他自知理亏,又因为惜才, 对谢诸郑平二人多有容忍, 可被二人接连冷嘲热讽,他并不打算咽下这个亏。
对于郑平不知是揶揄还是嘲讽的话, 他心平气和地回复,却在话中暗藏了硝烟:“这些人恨我入骨,不过是为了‘权’与‘利’二字。若有朝一日我退位让贤,他们将不再为我多费心力。反倒是韩兄,口才如文才一般犀利,让人又爱又恨。”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却已暗指郑平嘴毒不饶人,绝对比他还要招恨,得罪人恐怕并不比他少。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孙权也算是真相了。
他不知道自己就差一步就能捅破窗户纸,察觉到郑平的真正身份。只可惜先入为主的想法总会掩盖所有合理的猜测,孙权哪怕已经想到曹操营帐中似乎真有那么一个嘴毒得气死人,一封檄文把袁绍喷到自闭的狠角色,也完全没有往郑平的身上想。
孙权就这样错过一个可以得知真相的机会。他倒还记得“一碗水端平”,不会厚此薄彼,在杠完郑平后,同样回敬谢诸道。
“谢兄亦不必自视甚低,若论‘那伙人’最为上心,欲除之而后快者,我若排第一,谢兄弟定能排第二。我二人不过难兄难弟,谁也别嫌弃谁。”
处境危急三人还有心情拌嘴,可见他们虽然觉得被追击有几分麻烦,但都没有把这件事真正地放在心上。
或心理素质过硬,或有恃无恐,或两者皆有。
谢诸武艺高超,哪怕双拳难敌四手,大概也能保证自己顺利逃出升天;而郑平自己也有保命的法门,因此毫无紧张之感,就不知道孙权所恃为何,竟也一点都不担心的模样。
山脚下的两队搜查者大概也并不能在黑暗中确定他们的藏身之处,哪怕已猜到孙权大概率可能会连夜出城,却并不知道他会从哪个城门逃走。在找寻了一番而无果后,留了一队人守在要塞通道,另一队人灭了火把,悄悄进城。
郑平等人在山上等候了一会儿,发现另一队人马确实进入城中,没有去而复返。而留守在要塞的这一队人尽管堵住了通往吴郡的官道,但因为天黑的缘故,只要不往那个方向走,不开照明的用具便极难发现他们。
郑平孙权三人暂时获得安全。但若不能趁机逃离丹阳城,等到天亮,那些想要除掉孙权的势力派遣更多的人过来,只怕他们避免不了一番恶战。
谢诸并不希望自己进入正轨的卖药生涯被打破,可如今与孙权牵扯到一块,今日过后,他恐怕难以在丹阳城安然如旧。他心中憋着一股气无处发作,却又不能真的对孙权的死活置之不理。
且不说当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对他有过救命之恩,昔日他未能成功救到孙翊已成了心中之憾,不能再让孙权重蹈覆辙;就说江东目前的局势,有孙权活着是最好的。
若孙权死在此地,稚子年幼,孙家的其他人又无法如孙权这般撑起整个江东,对付心思各异的士族,只怕江东会陷入混乱的割据当中,永无宁日。
谢诸越想越觉得心烦,越想便越对孙权看不过眼。
“太史令公有云,‘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孙将军明知此城内外未安,异心者众,而自己又身系江东百万之众,为何还要单枪匹马来此?”
三人之中此刻最为平静的大约就是郑平。哪怕自称手无缚鸡之力,需得仰仗谢诸奋勇杀敌,灭除隐患,他在跑路的时候却毫不含糊,比惜命的孙权还跑得快,跑得稳,连气也不带喘一口。
孙权还在因为自己体能比不过一个看起来身单力薄的文士而抑郁,便听到谢诸的指责。
他顾不上林林总总的小心思,对谢诸道:“谢兄未免太抬举我,我并非单枪匹马而来,亦不敢如此自负,胆大妄为 。”
... -->>
汉律明确规定了宵禁制度, 除非极度特殊的情况,不允许民众天黑出户。
即便这里是郊外,也不会有旅人选择冒着危险的黑夜赶路。因此这十几个撑着火把的不明人物几乎在冒头的瞬间便引起了三人的警觉, 将他们暂时归入追杀孙权那伙人的行列。
他们立即换了个方向, 往另一座山上跑去。哪知才上了半山腰,又看见山脚下有十数个火光闪动。
郑平既然已在孙权面前卸去伪装, 便不会再跟他客气。
“若这些都是追踪孙将军的人马, 孙将军未免也太招人恨了一些。”
谢诸本就对孙权强拉自己下水的行为非常不满, 心中憋着怨气,听到郑平这话,立即顺着接茬,假意反驳郑平道:
“你懂得什么?孙将军魅力独到, 非我等可及。”
孙权虽善于隐忍,却不是个爱隐忍的人。他自知理亏,又因为惜才, 对谢诸郑平二人多有容忍, 可被二人接连冷嘲热讽,他并不打算咽下这个亏。
对于郑平不知是揶揄还是嘲讽的话, 他心平气和地回复,却在话中暗藏了硝烟:“这些人恨我入骨,不过是为了‘权’与‘利’二字。若有朝一日我退位让贤,他们将不再为我多费心力。反倒是韩兄,口才如文才一般犀利,让人又爱又恨。”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却已暗指郑平嘴毒不饶人,绝对比他还要招恨,得罪人恐怕并不比他少。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孙权也算是真相了。
他不知道自己就差一步就能捅破窗户纸,察觉到郑平的真正身份。只可惜先入为主的想法总会掩盖所有合理的猜测,孙权哪怕已经想到曹操营帐中似乎真有那么一个嘴毒得气死人,一封檄文把袁绍喷到自闭的狠角色,也完全没有往郑平的身上想。
孙权就这样错过一个可以得知真相的机会。他倒还记得“一碗水端平”,不会厚此薄彼,在杠完郑平后,同样回敬谢诸道。
“谢兄亦不必自视甚低,若论‘那伙人’最为上心,欲除之而后快者,我若排第一,谢兄弟定能排第二。我二人不过难兄难弟,谁也别嫌弃谁。”
处境危急三人还有心情拌嘴,可见他们虽然觉得被追击有几分麻烦,但都没有把这件事真正地放在心上。
或心理素质过硬,或有恃无恐,或两者皆有。
谢诸武艺高超,哪怕双拳难敌四手,大概也能保证自己顺利逃出升天;而郑平自己也有保命的法门,因此毫无紧张之感,就不知道孙权所恃为何,竟也一点都不担心的模样。
山脚下的两队搜查者大概也并不能在黑暗中确定他们的藏身之处,哪怕已猜到孙权大概率可能会连夜出城,却并不知道他会从哪个城门逃走。在找寻了一番而无果后,留了一队人守在要塞通道,另一队人灭了火把,悄悄进城。
郑平等人在山上等候了一会儿,发现另一队人马确实进入城中,没有去而复返。而留守在要塞的这一队人尽管堵住了通往吴郡的官道,但因为天黑的缘故,只要不往那个方向走,不开照明的用具便极难发现他们。
郑平孙权三人暂时获得安全。但若不能趁机逃离丹阳城,等到天亮,那些想要除掉孙权的势力派遣更多的人过来,只怕他们避免不了一番恶战。
谢诸并不希望自己进入正轨的卖药生涯被打破,可如今与孙权牵扯到一块,今日过后,他恐怕难以在丹阳城安然如旧。他心中憋着一股气无处发作,却又不能真的对孙权的死活置之不理。
且不说当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对他有过救命之恩,昔日他未能成功救到孙翊已成了心中之憾,不能再让孙权重蹈覆辙;就说江东目前的局势,有孙权活着是最好的。
若孙权死在此地,稚子年幼,孙家的其他人又无法如孙权这般撑起整个江东,对付心思各异的士族,只怕江东会陷入混乱的割据当中,永无宁日。
谢诸越想越觉得心烦,越想便越对孙权看不过眼。
“太史令公有云,‘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孙将军明知此城内外未安,异心者众,而自己又身系江东百万之众,为何还要单枪匹马来此?”
三人之中此刻最为平静的大约就是郑平。哪怕自称手无缚鸡之力,需得仰仗谢诸奋勇杀敌,灭除隐患,他在跑路的时候却毫不含糊,比惜命的孙权还跑得快,跑得稳,连气也不带喘一口。
孙权还在因为自己体能比不过一个看起来身单力薄的文士而抑郁,便听到谢诸的指责。
他顾不上林林总总的小心思,对谢诸道:“谢兄未免太抬举我,我并非单枪匹马而来,亦不敢如此自负,胆大妄为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